《中國益智游戲》是一部充滿劇情、喜劇和愛情元素的電影。故事的主線圍繞著男主角Xavier展開,他是一個聰明而機智的人,對中國益智游戲情有獨鐘。他渴望有一種改變,一種能夠讓他重新燃起激情的東西。就在這個時候,Xavier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款神秘的中國益智游戲。通過解開游戲中的謎題,Xavier逐漸發(fā)現(xiàn)了這個游戲背后的真相。在這個過程中,Xavier結識了一位神秘的女性,兩人開始了一段充滿刺激和冒險的旅程。他們不僅解開了一個個謎題,還漸漸發(fā)現(xiàn)了彼此之間的感情。然而,隨著故事的發(fā)展,Xavier意識到這款游戲并不只是一款簡單的娛樂產(chǎn)品。它背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Xavier和他的伙伴們必須聯(lián)手,揭開這個秘密并阻止陰謀的發(fā)生。通過精彩的劇情和角色形象,這部電影將帶領觀眾們進入一個充滿奇幻和刺激的世界。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四星半給這部電影;另外半星給男主角。
這是Cédric Klapisch的“法國青年三部曲”的終章(三部曲的名號是我鬼扯的...)。繼L'auberge espagnole的青澀和Les Poupées Russes的風流之后,四十而不惑的男主角Xavier轉戰(zhàn)紐約唐人街,繼續(xù)抱著他的蘋果筆記本,與自己的生活(及其中的女人們)周旋搏斗。
這次他丟下了俄羅斯套娃,手中拿起了魯班鎖——中國玩意兒。
法國偏遠地區(qū)的電影院照例都是銀發(fā)的老頭老太太。電影開場,“益智游戲”四個中文大字閃爍著,這樣魂歸故里的還感覺還真是奇怪呢。要是有一個龍標就齊活了,唔。
===========開始劇透咯===========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向朋友說,如果我要寫影評,標題一定是《初戀是道過不去的坎兒》。
影片開頭的手法和第二部如出一轍,大色塊、快節(jié)奏、倒敘式的入場十分討喜。在第三部的故事開始之前,Xavier和Wendy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相戀、結婚、生子和離婚的全過程,Wendy帶著一雙子女Tom和Mia飛去紐約,和美國大叔John在第五大道(窗外就是綠油油的中央公園的那種...)開始了新生活。
Xavier照例在電腦上敲著字。這一次,他寫下“Ma Vie: C'est le bordel.” 伴著這樣一團屎的生活,他也飛去紐約。
同性戀好友Isabelle照例做他的臨時房東(Isabelle總是可以在男主角出現(xiàn)的地方有一套大房子=.=)。此時的她已然長發(fā),和女友Ju生活在一起,并通過Xavier的“un coup de la main一臂之力”受孕成功。Xavier最終住在了Ju以前的公寓——公寓在唐人街中,中國房東張口就是“膩耗”。
為了他的孩子,Xavier必須拿到美國定居身份。不靠譜律師則給了他一個非常輕松愉快的建議——假結婚。無巧不成書。Xavier在人生的關鍵時分恰到好處地打了一次車;小黃出租車的中國司機恰到好處地被老黑的貨車堵在街上;爭執(zhí)中老黑恰到好處地用球棒打殘了中國司機——給了Xavier一次助人為樂的機會。當中國司機的七大姑八大姨知恩圖報之時,Xavier淡定地說,“我需要一個妻子,明天去民政局領證。”
就這樣,Xavier和華人女孩結了婚。
前女友Martine同樣莫名其妙地出現(xiàn)在紐約(和中國商人談茶葉生意,并大肆用中文背誦《登鸛雀樓》...)。初戀是道過不去的坎兒。他們約炮約了十五年,終于等到Xavier玩夠了這個世界,或是被這個世界玩夠。
生活開始呈現(xiàn)出生活本應該有的樣貌:Xavier和Martine開始住在一起,帶著兩人各自共四個孩子;Wendy準備和新男友John結婚,“我不是為了錢,我真的愛他”;Isabelle的孩子也幾乎同時降生。
影片的高潮向第一部最后的橋段致敬。在Isabelle借Xavier的公寓身體出軌的時候,其女友Ju,華人女孩,移民官,Wendy和Martine同時駕臨三寶殿。Xavier閃轉騰挪借力打力,和華人女孩忽悠過簽證官,和Isabelle忽悠過Ju。直到一切終了,在粉萌粉萌的小正太Tom慫恿下,Xavier穿過抖動的鏡頭,攔下正登上客車(風華巴士...)的Martine。“Reste ici.” 留下吧,為了大團圓結局。
“Tu parle de ta vie, ou ton roman?”
Xavier抱著厚厚的書稿,被胖而禿頂?shù)某霭嫔缋习鍐柕溃澳闶窃谡f你的小說,還是在說你的現(xiàn)實生活?” Xavier和Martine一同出現(xiàn)在Spype視窗前。“La vie.” 他們說。
===========劇透結束咯==============
法國青年三部曲,在Xavier的四十歲完結。
從第一部中青春和自我的碰撞,第二部荷爾蒙下的獵艷和尋覓,直到第三部中,生活終于成了主題。就像每一個人都會從無知走向起伏,從掙扎中歸于平淡。我們遇到人,經(jīng)歷和他們的故事,并在其中塑造自己的形狀,藉此生活。
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Xavie的故事映射到我的身上時,我感受到的是不可逆轉的成長。
猶記得尾聲前的一幕。Isabelle,Wendy和Martine,三個出現(xiàn)在Xavier生命中的女人共坐一把長椅。紐約的地鐵站燈光昏暗卻閃爍,流浪的黑人樂手用塑料桶敲著鼓點,Xavier站在鏡頭中,我忘了他說了什么。
===========我要開始吐槽============
Martine在談判桌上信手拈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時,字幕很識趣地消失了。整個影院,只有兩個奇怪的中國人知道電影上在說什么...咻。
莫名的中國元素賣點。談判桌上操著廣東普通話的茶葉商人,背景音是最炫民族風(大誤...)的老年廣場舞,從扭腰到巴黎莫名會乘坐的華埠風華巴士,點點點。可是為什么Xavier要和小朋友們在家里吃洋快餐,難道不能換成肉夾饃小籠包驢肉火燒麻辣香鍋么么么!?
導演你真的是想開拓中國市場么,你知道廣電總局會把你的片子剪掉九又四分之三的...而且,那樣的黑體中文標題,你的目的其實是忽悠很傻很天真又東方腦殘粉的外國人吧,一定的。
這么文藝的電影難道就不能有一個文藝一點兒的名字嗎?為什么“西班牙客棧”就聽起來那么文藝,“俄羅斯套娃”就聽起來很二逼,而“中國益智游戲”簡直就是腦殘...
然后竟然還能“中國七巧板”“中國魯班鎖”“中國華容道”“中國九連環(huán)”“中國奧賽題”“中國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這樣來一個系列啊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