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部電視劇,劇情主要圍繞著東漢末年的歷史事件展開。故事發(fā)生在朝綱混亂的時期,董卓成為了權傾朝野的巨奸,他專橫跋扈,使得社稷岌岌可危。同時,黃巾軍也發(fā)起了起義,進一步動搖了國家的穩(wěn)定。在這個時候,曹操韜光養(yǎng)晦,希望能為國家除去禍害。他逃離了京城,與各地的諸侯如袁紹、劉備、孫堅等二十位豪杰會盟,共同討伐董卓。經過多次征戰(zhàn),董卓最終被他的義子呂布所殺。然而,大漢的命運即將走到盡頭,各路英雄豪杰都開始覬覦天下,上演了一場群雄爭霸的大戲。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夏侯淵、陸遜、姜維、司馬懿等風云人物相繼登場,魏、蜀、吳三分天下,成為了千古傳奇。這部電視劇改編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以歷史為背景,講述了那個充滿戰(zhàn)爭與政治斗爭的時代,展現了眾多英雄豪杰的傳奇故事。
昨晚在張關兵諫諸葛亮的戲之后(不要奇怪,我是看得盜鏈),作為高希希遠在異國的托兒,我把這部戲從原本的四星改到了五星。自從大學以來,我便從來沒有看完過一部完整的國產電視劇,而《三國》從前六十集來看,遠不像一些二逼說的那么不堪。
從技術層面上講,這部新《三國》沒有大的弊病和邏輯bug,沒有突然更換的演員,沒有大肆造神,也沒有特別的帶著某種愛憎的描寫某一國。很多人都喜歡用老三國來壓新版,說老版怎么怎么樣,這類二逼往往審美觀偏執(zhí),思想單純而且熱愛懷舊。喜歡老三國沒有任何問題,我也喜歡,我電腦里還有老三國的全集,但我從來不認為老三國就是樣板戲,拍三國就要那樣拍,臺詞半文半白,找一群七老八十的老戲骨來裝雄姿英發(fā)。其實當年老三國出來的時候,《中國電視報》上選登的觀眾爭議和批評一個版都登不下,如果當年有豆瓣和水壇,差不多也就歸到雷片區(qū)里去了。而如今很多年過去了,裝逼犯們便開始奉老版的名為圣,大談什么演技,內涵與深度,以此來表現自己的深刻與deep。在人物塑造上,老三國除了幾個實力派演將非常突出之外,其他幾無亮點,老版把諸葛拍成了妖怪,永遠運籌帷幄,永遠情緒穩(wěn)定,永遠妖氣凜然(這和唐國強的演技無關),而孫仲謀一出場便胡子一大把,不似十八九歲的少年郎,倒更像一個被壓迫的馬克思主義者。最大的硬傷還在于經常換人,換的居然還是主要角色,而且整部戲的蜀國情緒太重,吳國在全劇中的比重幾乎算得上是龍?zhí)讎ㄋ械膭≈胁迩际菫槭駠巧珓?chuàng)作的,包括那個雞皮疙瘩直掉的“子龍頌”),“一國半演義”也非浪得虛名。另外老版中微型的戰(zhàn)爭場面我就不提了,我老家村民械斗的規(guī)模都比那場面大。我們熱愛老版,很大程度上和我們懷念初夜是一個道理,你們都懂的。
新三國從曹操的主視角開始敘述,一開始便給人的視角不一樣,于是一大批經不起打擊的原著控二逼們便開始娘叫了。其實我覺得,但凡一味追捧原著的人基本都受過六小齡童的點化,一看到“改編”兩個字就大呼小叫。他們拿著原著來摔捧電視劇,大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裝文化逼,而守衛(wèi)原著的貞操,當“原著警察”便成為了他們一生最大的理想。而真正有文化的人往往不會這樣對一個改編作品的質量下判斷,一個改編作品是否成功的定義,在于他的改編是否是為了表達出自己的東西,而且是否表達出了這種東西。比如新三國對劉關張結拜一筆帶過,把劉備描寫的頗有城府,甚至有些陰險,而對于諸葛的描寫,他的火燒博望坡和火燒新野都被刻意弱化,也沒有過度渲染舌戰(zhàn)群儒的過程,而且新三國里的諸葛會發(fā)怒,會焦躁,會生小脾氣,于是二逼們一看就岔氣了,拍著桌子說:“我操,這也叫諸葛?”因為老版本對諸葛描述的慣性,最初我們當然看不習慣,但到后來卻逐漸發(fā)現這實際上非常好的淡化了諸葛的神機,非常好的塑造了一個人臣而不是半神諸葛亮,也為諸葛最后的失敗作下性格上的鋪墊。片子里其實還有很多這樣顛覆性的情節(jié),這并非所謂的還原歷史,而是塑造和表達一個和先前版本稍微不同的人物,在我看來,高希希他成功了,當然二逼們也開始氣急敗壞了。不可否認,新三國里有些段落也是很愚蠢的,比如黃忠笑起來像周星馳,周瑜是吐血專業(yè)戶,大奸雄曹操經常會蹦出一些很可愛的話,還比如只要有女人入戲的橋段都很狗血,呂貂戀,小喬救諸葛,孫尚香和劉備洞房前舞劍,這是突然變身為女性主義者的高希希對這部傳統男人戲的調和,在緊張的戰(zhàn)斗場面之余想整點香艷的料進去,但不料分寸沒有把握好,大部分還肉麻惡俗得緊,看上去特別二。
很多人說新版臺詞穿越的太厲害,這一方面是因為網友竭盡所能的杜撰(你看到的穿越臺詞基本上都是編的),另一方面我覺得這是現代化臺詞的必然結果,因為我們如今的漢語用詞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來源于唐宋之后,就連三國演義也是以元明代的文言形式寫成的,你真要去細糾,即使是羅貫中我想都會表示壓力很大,蛋很痛。網友作為一個群體,集團化裝逼的行為往往特別嚴重,那些二逼往往能夠忍受好萊塢電影里古羅馬帝國的武士說著一口流利的現代美語,而不能忍受同樣以娛樂為主要目的的歷史電視劇用了一個漢朝還沒有的成語。更有二逼表示,劇中戰(zhàn)馬身長體寬毛密,分明是引進的歐美雜交馬種,而漢朝看到歐美寶馬,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對此我只能說,你都二成這樣了,三國不適合你,而且你不能逼馬太甚,否則就只能馬逼了。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