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這幾年追科林的劇不像前幾年那么熱烈,但是能看的還是看了,有些不能看的,以后一定會看(《生者與死者》這恐怖片啊啊啊);有些看不下去的,也讀過劇情看過片段了(《The Fall》整體氣質(zhì)不喜)。《真實的人類》是科幻片,我的茶,當然好好地看了。
剛才第二季第八集完,想了半天,給了這一季五星。原因如下:
這部劇最大的優(yōu)點,除了合成人的顏值嚴重逆天之外,是它提出了關(guān)于AI的很現(xiàn)實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它做得很好。因此而犧牲的一些節(jié)奏感和娛樂性,我覺得瑕不掩瑜,還是可以給五星。
雖然自從看了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我就一直宣稱想要一個丹鈮爾那樣的機器人管家,但是,從AI到丹鈮爾,實在有漫漫長路要走,而且肯定不會一帆風順。《真實的人類》是這條路上一抹不那么美好的風景。在近未來的時間段,我們發(fā)展AI,遇到的問題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跟人類所有的發(fā)明過程一樣。
這個劇的第一季,講的是有意識的機器人初步與人類接觸時發(fā)生的情形。人類對機器人有不同的接納程度,人如何使用機器人,人對機器人濫權(quán)。。。當機器人無自主意識的時候,人可以對它們?yōu)樗麨椤5牵坏┧鼈冇辛俗灾饕庾R,事情就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
所以,第一個真正的大問題是:我們要不要制造有自主意識的機器人?(先不管能不能做到)
理性的答案應該是:不要。一個有自主意識的東西,不管它是什么,都是很麻煩的。非常麻煩。我們需要機器幫助我們工作,僅此而已。在開礦、貨物分揀或化工廠等工業(yè)領(lǐng)域,都不需要有自主意識的機器人,甚至人形機器人都是多余的,不符合效率。這是這個劇設(shè)定方面讓我不能認同的地方。
然后第二個問題來了:但是我們能管住自己的創(chuàng)造欲望,不造他們么?
理性的答案應該是:不能。人類對于次創(chuàng)造(sub-creation)的渴望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從古早開始,人就試圖創(chuàng)造出與自己和自己的世界相像的一切,充當造物主。在托爾金教授看來,這種次創(chuàng)造的欲望,既是我們趨向神性的發(fā)端,也極可能引我們墮向地獄。《真實的人類》中,類人機器人先是充當工人/保姆管家/服務生/性玩具等等,后來,有人不可避免地制造出有自主意識的機器人,目的是為了陪伴自己一半機器一半人類的兒子。David Elster和Athena Morrow研究把人的意識儲存在機器當中,都是為了試圖挽回失去的孩子,而孩子是人的直接創(chuàng)造物。機器人與孩子的共同點很明顯,自主意識的AI從父母對孩子的愛生發(fā)而來,似乎是合理的。第二季則直接處理了這種需求,開始研發(fā)可以成長的兒童機器人(當然這個話題在斯皮爾伯格的《A.I.》里討論過了)。人對機器人的態(tài)度的變化,也與歷史上對兒童的態(tài)度的變化有相似之處。
制造有自主意識的AI是不明智的,但人類恐怕無法控制自己的這種欲望。更何況,AI自己發(fā)展下去,也會出現(xiàn)人類無法理解控制的情形,這大概是Morrow這個角色和她的研究想要表達的概念。
既然如此,當這些機器人真的出現(xiàn)了,具體會發(fā)生什么呢?
他們的制造、維修、交換(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產(chǎn)業(yè)鏈和黑市),劇中有涉及。他們與主人的關(guān)系,更是劇中的表現(xiàn)重點。既有Odi和George這樣感情親密的,也有Pete的前妻那樣利用機器人作為性伴侶的。Hawkins一家,妻子一開始反對買機器人,是丈夫堅持要買,買來之后,卻是妻子更能夠充分細膩地思考機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丈夫只在意機器人的工具性,妻子則把他們當作獨立的個體看待。這一點在第二季里更明確。
第二季,至少提出了以下的問題:
如果給予機器人平等的權(quán)益,那么應不應該讓他們承擔相應的責任?包括犯罪之后被公平審判?如果應該,要如何實行?---Niska/Laura故事線
應不應該讓所有機器人都有自主意識?自主意識對所有機器人都有好處嗎?如果有些機器人不能適應自主意識怎么辦?---Odi/Mattie故事線
機器人愛上渣男了怎么辦?---Mia/Ed故事線
人類役使機器人,也讓機器人進入自己的生活,兒童和青少年對身邊的機器人會有什么反應?他們傾向于認可、模仿機器人,家長要如何應對?----Sophie/Toby/Renie/Joe故事線。我個人沒有想到過這種情形,所以覺得很有啟發(fā)。
與此相反,機器人因為與人類相愛,想往成為人類,怎么辦?----Beatrix/Pete故事線。這一對是真正相愛,Beatrix承受的愛與痛最真實。Mia僥幸逃脫渣男,并沒有嘗到愛情的真相。Niska/Astrid也是真愛,目前好像會修成正果。
機器人要爭取權(quán)益,該怎么做?暴力嗎?茍安嗎?---Leo/Max/Hester故事線。這條線是貫穿第二季的主線,不過,并沒有該有的力度。一來,因為支線眾多,在主線上著墨并不足夠,而且還給Leo/Hester安排了一段感情戲,頗有些不知所云(我科林總是演虐戀,也是沒眼瞧)。二來,編劇也不知道該怎么做,只好讓這些角色自己探索。結(jié)果就是Leo成了一個陳家洛式的人物,一味耳根軟,政治幼稚,最終搞得一團糟,還把自己搭了進去。Hester是頂替Niska的位置。因為Niska談戀愛去了,狠腳色沒有了。Hester的存在不是沒有根據(jù)的,這種以暴制暴的邏輯,相信的大有人在,只不過Hester是個說干就干的機器人,濫殺無辜,加上睡了Leo(最帥的),殺了Pete(最可愛的),就實在無法讓人喜歡啦。
人創(chuàng)造機器人,歸根到底是延伸自己的能力和欲望,而一切的造物,都會有它自己的生命和軌跡,不再受創(chuàng)造者的控制,就像Morrow養(yǎng)育的V,最后飄然遠走,十足一個長大了的孩子。(我總覺得V從此去了遼闊的銀河系,最后跟被放逐的安德勾搭上了。)
由于提出了這么多沒有答案的問題,這個劇在某種意義上是個概念劇,娛樂性難免受到影響,這個沒有辦法。
第八集Laura說,David Elster是最懂人性的人,他設(shè)計的機器人意識充滿了人性的優(yōu)點和缺點(大意),這是在點題,呼應Humans一詞,意思是不管是人還是機器人,都是有人性的。人永遠忍不住要打開潘多拉盒子,放出所有好的不好的東西,機器人已經(jīng)全部有了意識,未來的第三季(應該有第三季吧),絕對是一鍋亂燉。Leo應該不會死。我希望他成為一個美美的,閃閃發(fā)光的全金屬badass機器人。
喜歡的片段:所有Odi的戲,跟神父告解那段尤其好笑又悲傷。Niska/Laura在一起。喜歡這一季的Toby。也喜歡Laura。
所有機器人都美炸。演技也好。
希望Leo強大一點,再強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