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與阿房女》是一部古裝愛情電視劇,劇情扣人心弦,講述了秦國太子嬴政和采藥女夏玉房之間的愛情故事。嬴政幼年時被送往趙國做人質(zhì),夏玉房是一位美麗善良的采藥女,兩人從小青梅竹馬。成年后,嬴政回國繼承了皇位,夏玉房也隨父親來到秦國,兩人再次相遇。嬴政一心想立夏玉房為皇后,但實權(quán)卻被丞相和母后所掌握,無法如愿。嬴政為了國家的興亡采取一系列手段,最終成功吞并六國。然而,夏玉房對嬴政的愛開始動搖,最終嬴政雖然贏得了天下,但卻永遠(yuǎn)失去了他最心愛的女人。為了紀(jì)念夏玉房,他修建了阿房宮,永遠(yuǎn)銘記她的存在。這部電視劇展現(xiàn)了權(quán)謀與愛情的交織,讓人們思考權(quán)力與感情之間的糾葛。同時,它也向觀眾展示了秦始皇一代偉人的智慧和決斷力,以及他為了國家的興亡所做出的艱難抉擇。
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應(yīng)該如何去評價這部電視劇呢,一切還要從邯鄲街頭那對“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少男少女說起。那應(yīng)該是他們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呵,以至于若干年后回憶起來,只記得那時的邯鄲,天是藍的,水是清的,鳥鳴婉轉(zhuǎn)如歌聲,溪流輕快如琴曲。這對異國男女,一次街頭偶遇,邂逅了彼此最美麗純真的初戀。那時的愛情,兩小無猜,懵懂而無邪,值得人用一生去回味。
于是,后來的阿房,即使在進宮之后,仍然無法抹去當(dāng)年戀人的影子,那個整天愛和別人打架的小無賴,那個滿嘴嬉笑怒罵的小痞子,那個愛編故事哄她騙她的小木匠,她的文哥呵,她怎么都忘不掉,她怎么能忘掉?好姐妹逸云對她說:“你的人活在現(xiàn)在,可是你的心還活在過去”。她自己也曾經(jīng)對阿政幽幽地說:“在邯鄲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都不曾離開過我的記憶”。阿房一直都在逃避,逃避在她的回憶里,逃避在曾經(jīng)美好的初戀里。是呀,從她開始懷疑小木匠的身份開始,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她一直都不愿意面對,這世上原本就沒有小木匠這個人,那不過是少年時代的秦王用來掩飾身份的一個托詞罷了。
在華陽宮中的偶遇,讓阿房的幻想徹底破滅,“小木匠就是秦王,秦王就是她的小木匠!”,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她一時難以面對,只有落逃。直到王賁,蒙恬在阿房家里發(fā)現(xiàn)正在“招魂”的嬴政,阿房才有感而發(fā):“想不到他外表上是秦大王,可是卻還是一顆小木匠的心。”可見,她心心念念的還是小木匠,那個曾經(jīng)和她相許白首的小木匠,在阿房心中,那份情竇初開的羞澀,那份海誓山盟的執(zhí)著,怎么可能輕易忘掉呢?
后來,秦王終于將心愛的女子迎入王宮。可是,太后的阻撓,阿房的逃避,讓這本來看似距離成功只有咫尺之遙的一步,又變得何其遙遠(yuǎn)。原因只有一個,阿房進宮的理由是“煉丹”,而不是成親。太后拿煉丹當(dāng)借口,不讓阿房越雷池一步;阿房拿煉丹當(dāng)擋箭牌,試圖逃避著這個讓她已經(jīng)覺得陌生的秦王。太后的逼迫,阿房的推托,呂不韋的強勢,還有彤大小姐日漸隆起的肚子,讓這個還沒有親政的秦王,整天糾纏在這些兒女情長紛紛擾擾中,想來不免讓人覺得哭笑不得。
宮闈的陰暗與齷齪終于讓阿房不得不選擇出逃。在上庸,阿房悲凄地問阿政:“大王,你什么時候才能夠放得下,忘了這個不值得你去愛的采藥女呢?”她心里含著萬般苦楚,卻不能訴說,為了大王的尊嚴(yán),為了自己的性命,她只有離開。如果可以,她希望此生此世都不要再沾惹秦宮,不要再招惹這位秦王。她只希望可以一家團圓,天下之大,有個安身之所。此時的她,已經(jīng)完全清醒,秦宮這樣的地方,不屬于她這樣善良與世無爭的女子,而秦王,也不可能再是當(dāng)年的小木匠了。當(dāng)她忍著淚對秦王說出那番話時,她是多么的心有不舍,卻又異常堅定:“秦王啊,你身上有太多的責(zé)任,太多的事等著你去完成,太多的人等著你去拯救,你再也不能做我一個人的小木匠了。請求你,放下過去,去做一個真正英武的君王吧,把我們之間的過去都忘了吧。”
她不是不希望扳倒壞人,替枉死的人申冤,只是,連她都明白,當(dāng)時的秦王根本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他還只是個“連自己的親生父親都弄不清楚的傻子,連自己的性命都差點斷送在異國的瘋子”。這樣的秦王,她不敢依靠。她心里亦是矛盾的,她希望他只是她的小木匠,心里只裝著她,可她又希望他能變成偉大英明的君主,不要只糾纏于兒女私情,而是去心懷天下,懲惡揚善,造福萬民。萬般無奈,她寧愿選擇犧牲自己的愛情,去成全秦王。
年輕的嬴政是可悲也是可憐的。起初,天真的他,只想將心愛的女子迎入他的家,不管那里是三尺茅廬還是一方王宮,他不懂,這兩者有什么不同。后來,他還想施展他的宏圖霸業(yè),完成祖先的遺愿,成就萬古的功名。或許,他應(yīng)該也和所有中國古代的帝王一樣,做著江山美人二者兼得的美夢。可悲的是,當(dāng)他還是那個癡情的”小木匠“時,他是沒有任何政治籌碼去一展宏圖的,他只是個整天被人騙來騙去,耍來耍去的傀儡,而當(dāng)他大權(quán)在握時,他失去的也許不只是愛情,還有他自己最初的那份情懷。其實自古,江山美人并非不可兼得,真正不可兼得的,是江山和真情。一旦他擁有了江山,便是美人易得,真情難求了。
結(jié)局,著實令人有點看不明白。若說阿房是犧牲自己的性命去成全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恐怕會有很多人不能茍同。但如果說,阿房是為了天下蒼生,六國百姓去犧牲自己,更加于理不合,以她的心思,不可能不明白那個時候秦國已是一輛不可阻擋的戰(zhàn)車。雖然我相信,阿房絕對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有原則的女子,但我一直都不愿意將阿房升華為一個憂國憂民的“大女子”形象。我情愿相信她只是一個小女人,一個只關(guān)心著自己愛情幸福的小女子,一心愛著自己的木匠哥,一心憧憬著他們的小家庭。她所有的逃避與犧牲,都只是為了成就她的文哥,為了她心中純凈的愛情,而不要牽扯進任何的天下大義。或許結(jié)局可以這樣去理解,就像《步步驚心》中的若曦最后離開四郎一樣,“你的處事方式違背了我做人的準(zhǔn)則,可是我依然愛你,我不能阻止你,我只有選擇離開你“。
“記得當(dāng)時年紀(jì)小,你愛談天我愛笑”,這個標(biāo)題不單單是送給那對曾經(jīng)相戀的少年情侶,也送給所有在年少時看這個故事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