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狂想曲》是由布萊恩·辛格執(zhí)導,安東尼·麥卡滕,皮特·摩根編劇,拉米·馬雷克,本·哈迪,約瑟夫·梅澤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本片是對皇后樂隊、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里以及他們音樂的致敬盛宴,這是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弗雷迪·莫庫里(拉米·馬雷克飾)曾是希思羅機場的一名普通搬運工,對音樂滿腔熱血的他,與布萊恩·梅(格威利姆·李飾)、羅杰·泰勒(本·哈迪飾)、約翰·迪肯(約瑟夫·梅澤羅飾)組成皇后樂隊。這個殿堂級樂隊的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仿佛就是弗雷迪一生的縮影。在最后的日子里,弗雷迪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決定——在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拯救生命”大型搖滾樂演唱會上,將所有熱血付諸于歌聲。
《波西米亞狂想曲》別名: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港) 波希米亞狂想曲(臺),于2019-03-22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英國。時長共135分鐘,總集數1集,語言對白英語,最新狀態(tài)HD。該電影評分8.6分,評分人數544826人。
樸成雄,吳代煥,徐智蕙,黃世仁,吳達洙,黃世仁,Hwang,Se,In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我們從來就只講述真相——布萊恩·梅 和 羅杰·泰勒
一、溫馨提示
在觀看這部電影之前,要牢記一條:這是一部關于皇后樂隊(Queen)主唱Freddie Mercury的傳記電影,不是皇后樂隊的傳記片,也不是紀錄片。Freddie是男主角,Brian May,Roger Taylor和John Deacon是打醬油的(他們的原話),所以這三人的人生經歷都不太涉及。
這部電影只講述到1985年的Live Aid,之后Freddie和Queen發(fā)行了《A Kind Of Magic》 (1986), 并在當年完成了樂隊史上規(guī)模最大最成功的世界巡演,之后是《The Miracle 》(1989), 《Innuendo》 (1991) 。他個人與上個月剛剛去世的世界上最偉大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來自西班牙的卡巴耶發(fā)行了史上第一張搖滾古典跨界專輯《Barcelona》(1988),同名歌曲成為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主題曲,成為傳世經典。Freddie去世后,根據Freddie生前遺愿,樂隊成員整理了他生前錄音片段,發(fā)行了皇后樂隊最后一張錄音室專輯《Made In Heaven》(1995),之后三位成員發(fā)行了一首單曲《No One But You (Only The Good Die Young》紀念Freddie。
電影之所以選擇只講到Live Aid,大概是因為皇后樂隊的成員不想將Freddie最后備受病魔折磨和死亡的痛苦在世人面前再現,這對于他們而言是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痛,拍下去,他們大概會再次徹底崩潰。而Freddie本人當年也是不愿讓世人知道自己痛苦的樣子,盡管他堅持出鏡拍攝MV,甚至是最后走都走不動時拍攝了These Are The Days Of Our Lives。所以這部電影的基調就是贊頌、致敬Freddie的偉大才華和作品,以及真實呈現Freddie的人性。
因為Freddie是在1987年4月被確診患艾滋病的,如果以1985年結束,就無法涉及后面的命運了。電影就調整了時間線,虛構和修改了故事,能讓人在這一部電影中了解Freddie的一生。雖然改動了事實,但這些情節(jié)卻是Freddie和樂隊之后狀況的真實提前。
如果想準確了解Freddie和樂隊的歷史事實,建議觀看他們的紀錄片,推薦去B站看《Days Of Our Lives》(資深粉游縈大大傾情翻譯),前不久剛發(fā)行的講1977年《News Of The World》專輯和巡演的《Queen Rock The World》,Freddie的紀錄片《The Great Pretender》,還有很多很多。嗯,別忘了閱讀大量的Freddie和皇后樂隊的傳記,比如Brian May寫的樂隊3D圖片攝影傳記《Queen In 3-D》,Freddie私人助理Peter Freestone寫的《誰愿永生:弗雷迪·莫庫里傳 Freddie Mercury: An Intimate Memoir by the Man Who Knew Him Best》、Freddie的“老公”Jim Hutton寫的《Mercury and Me》,樂隊巡演工作人員Peter Hince寫的《Queen Unseen: My Life with the Greatest Rock Band of the 20th Century》,Freddie的第一任男友David Minns寫的《THIS WAS THE REAL LIFE: The Tale of Freddie Mercury》、以Freddie生前公開和私下采訪談話編寫的《Freddie Mercury - A Life In His Own Words》、和《Somebody To Love - The Life, Death And Legacy Of Freddie Mercury》等。而Q雜志主編Mark Blake寫的皇后樂隊傳記《Is This The Real Life - The Untold Story of Queen》中文版即將出版。由微博網友、資深Queen粉@席虎牙 翻譯。
名人去世后,總會有身邊的人跳出來寫傳記回憶錄大爆猛料挖黑圈錢,可是讀了這些Freddie的傳記后,會發(fā)現這些他身邊的人講述的Freddie的故事都那么感傷動人,他們在書中寄托的是對Freddie的尊重、敬仰、愛和思念。沒有一個人說他不好。
當然,最好的了解Freddie和皇后樂隊的方式,就是研究他們的音樂——這是成功飾演Freddie的拉米的經驗。
這部電影之所以服裝造型道具舞臺都神還原,自然是有Brian May和Roger Taylor的保駕護航,他們頻頻出入片場,尤其在演唱會情節(jié)親自指導。此外,皇后樂隊擁有一個數量龐大的檔案資料庫(得益于某些同志一輩子都不扔東西orz),由御用檔案員Greg Brooks掌管,當年的神馬奇怪的玩意兒都能信手拈來。更厲害的是,Freddie的私人助理Peter Freestone就天天坐在導演和編劇身邊,導演拍了一幕后問;我覺得拉米這段拍得不錯,你覺得Freddie會是這樣的反應嗎?Peter:挺好的……不過……也許Freddie可能會那樣……導演:好的!再拍一次!
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就是你的三觀。
如果你認為電影只是美國式的理想主義、好萊塢式的虛情假意、平庸、俗套、無聊的家庭倫理片,對不起,你走錯片場了,三觀不合,無法欣賞。
因為電影講述的就是Freddie和皇后樂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他們是傳統(tǒng)的、受過良好的家庭和高等教育的英國紳士)。如果你了解這些人,了解他們的音樂,就知道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人生經歷很簡單,沒有什么驚世狗血戲劇沖突的八卦,創(chuàng)作作品也就是自己腦子里想一想,洗個澡(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做個夢(The Prophet’s Song、We Will Rock You)就成就傳世經典的天才,但同時,你能深刻地體會到他們積極上進、努力工作、追求夢想、力爭完美,同時也時刻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倡導愛、和平與平等的正能量精神。對不起,這就是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就是教科書上的模范精神——而他們就是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楷模。而“我們是一家人”,也并非口號,是事實。他們就是攜手同行、相親相愛,即使有過迷茫、有過分歧,即使天天在錄音室吵架,即使一段時間冷戰(zhàn),但最后都像爭吵過的老夫老妻一樣,老老實實地回到一起,繼續(xù)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溫暖家庭。他們永遠都深愛著彼此——Freddie去世27年后,目前仍在進行的Queen Adam Lambert全球巡演,以及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拍攝這部電影,正表達了樂隊對Freddie的愛與思念——若不是他們親自把關,他們心愛的Freddie不知道會被別人歪曲成什么樣子。這部電影也正是樂隊獻給他的禮物。
所以,不要把娛樂圈、滾圈的所謂習以為常的三觀和行為套在Freddie和皇后樂隊身上,正如Deacy在電影中說的:Every band is not Queen.
二、真實與虛構,梗和槽點
@席虎牙 之前已經幫大家梳理了一下,請務必在閱讀下文之前閱讀這篇文章(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03517090199704#_0),本文只是在這一篇的基礎上的補充。
1、 Freddie 在希思羅機場搬運行李,背景音樂放的是為了這部電影Smile樂隊原班人馬Tim Staffell、Brian 和Roger在艾比路錄音室新錄制的現場版本的Doing Alright,歌詞與Freddie當時的生存狀態(tài)高度吻合。
2、 大家都知道Freddie因為和Tim是Ealing College of Art的同班同學兼室友,認識了Smile,成為天天死纏爛打還出言不遜提建議的樂隊最大的“骨肉皮(groupie)”。電影時間太短簡化成悄悄跟蹤的狂熱粉。電影中Freddie觀看Smile表演時眼神留戀在Roger和Brian身上,愛意滿滿。順便說一句,Tim的演員是演員Tim Roth的兒子。
3、 Tim離開Smile,Brian和Roger反省自身不足,Roger說周末我有更好的事可以做,我可以把她們的名字告訴你,從這里就明顯還原了花花的花花本質。Freddie說要加入Smile,Roger說你那牙不行,能看出來Freddie其實是受到了相當大的打擊,他對此一直都很自卑。但他后來說他因為多長出四顆牙導致齙牙,卻令他音域更廣是原話。
4、 Brian在一次校園音樂會上認識了Mary,與她約會,但追求未果。Freddie一直以為Mary是Brian的女友,暗戀Mary近半年,后忍不住弱弱地問Brian,Brian說她不是我女友啊,遂鼓勵Freddie與Mary約會。電影修改了情節(jié),是為了強化Mary對Freddie大膽追求自我和夢想的強大的支持力。因為沒有Mary的支持,也就不會成就后來的Freddie。Biba那段,Freddie看上了女式的褲子,說又沒有標簽,男女都可以穿,這正反映了Freddie和皇后樂隊不以任何標簽束縛自己的精神,他們經常男女式衣服混穿,以雌雄同體、超越性別的形象示人(話說四個男人起了個Queen的名字就說明一切了)。
5、 Queen第一次和Deacy同臺演出,電影安排Brian說不清Freddie的名字是有所用意的,Brian介紹Roger是樂隊最大牌的成員是事實。當時Roger回到故鄉(xiāng)Cornwall儼然以傳奇鼓手自居,連海報上都是Roger Taylor and Queen,Roger名字超大,Queen超小,參見Queen Paul Rodgers和Queen Adam Lambert的宣傳logo。臺下立刻有女生尖叫Roger,并且這種場景延續(xù)在之后很多現場演出中——這是事實,貌美如花的Roger最受小女生歡迎,他的粉絲(骨肉皮)也最多。
6、 Freddie在車站等隊友時電影背景放的Keep Yourself Alive的那幾句歌詞正是當時樂隊狀況的真實旁白。
7、 Freddie帶著Mary父母和樂隊去見家長這種情形大概在當年是常態(tài)。他們五個家庭都走得很近,Freddie和Roger后來住一起在肯辛頓市場賣仿古服飾時,Roger的媽媽還曾經過來探望(檢查衛(wèi)生),嚇得兩個小子提前慌亂收拾一通。Freddie有次去Roger家玩,Roger的媽媽還夸他性感美麗。他們幾只的父母也愛相互串門,媽媽們也愛在一起聊聊你家兒子我家兒子拉拉家常。Mary的父母是一對聾啞人,而飾演Mary父親的演員就是真正的聾啞演員。
8、 幾位父母和梅花炯交流問他們的學業(yè),Brian說父母不讓他搞音樂——事實。Brian和父親為此幾年都不說話,夾在父子間的母親幾次崩潰,直到1977年Brian請父母來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看演出后父親才真正理解了兒子。其實他們四家的父母都反對兒子搞音樂:高學歷的學霸工作自動找上門,Brian當時博士論文就差最后一稿,實習時研究導彈設計,國家科學實驗室已經點名要他了。。。。樂隊能當飯吃嗎???
9、 在家里聊過去經歷時Freddie唱了段Lazy On A Sunday Afternoon ,那句歌詞在這里很有深意。
10、在Freddie家中Roger出言勾搭Freddie的妹妹Kashmira,正好又體現其花花本質。
11、Freddie穿著“憤怒是蜥蜴”去見John Reid,被三個路過的光頭黨罵wanker,是真的發(fā)生過。Deacy問Freddie能否把衣服借給他周日去教堂穿:Deacy的妻子Veronica是天主教徒。
12、BBC的Top of The Pops節(jié)目中,某個攝影師一直盯著Freddie的下半身看——每個粉絲都明白這個用意,就連當年的媒體也對Freddie的某個部位(甚至包括胸毛)大肆譏諷,認為都是假的。Freddie自然是暴怒。
13、Freddie躺在床上,床上放的那個記事本上就是Freddie手繪的樂隊紋章和圖標。兩只獅子代表Roger和Deacy的星座獅子座,螃蟹是Brian的巨蟹座,兩只小仙女是Freddie的處女座,Q字母代表Queen,上面是一只鳳凰,不是普通大鳥。
14、Freddie反手彈鋼琴,彈出了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前奏——Freddie經常反手彈鋼琴,莫扎特也這樣,而Freddie當年就被人稱作搖滾莫扎特。波米的旋律,在很早以前就有雛形了。
15、Freddie纏著Mary舍不得讓她離開去上班,Mary說,如果我被炒了,誰來養(yǎng)活你?這是他倆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當時他倆很窮,住得和電影里一樣,把鋼琴當床頭。Freddie搞樂隊只有花錢沒有收入,全靠Mary打工養(yǎng)他。此外樂隊還依賴Roger和其他成員的獎學金糊口。大家都是互相救濟。Mary若丟掉了工作,Freddie就徹底沒飯吃了。但是Freddie說了一句我會照顧你一輩子,這就是他之后一輩子遵守的誓言,淚目。
16、求婚的真實時間其實是某個平安夜,Freddie遞給Mary一個盒子,大盒子里套著小盒子,小盒子里套著迷你盒子。Mary打開了無數個盒子,發(fā)現里面有一枚玉戒指,之后就說了電影中一模一樣的對白。但是后來Freddie再也沒有提結婚的事情,Mary偶爾提示無果。所以很多人認為Mary是Freddie的妻子、前妻是不準確的。他們只是訂過婚,沒有結婚。但是Freddie將她視作自己的“法定妻子”,認為他和Mary在一起的那段經歷就是婚姻。
17、其他三只闖入Freddie家中報告美國巡演的消息時,Roger叫錯了姑娘的名字,大概是確有其事(他太花。。。。)
18、Adam Lambert作為卡車司機出現的背景音樂是Fat Bottomed Girls,作者是Brian。被戲稱為搖滾樂史上最偉大的骨肉皮之歌,Brian卻說寫歌的時候想到的是Freddie。歌曲畫面從大巴切入到現場表演視覺效果非常贊,而在大巴中Roger左摟右抱兩個美女呼呼大睡,正好又體現他花花的本性。但是FBG這首是1978年發(fā)行的,當時Freddie的發(fā)型是中長發(fā),不是第一次美國巡演時的長發(fā)。電影把這首歌放在這里,為的是突出Freddie的巡演生涯爆發(fā)式發(fā)展后其感情生活的變化。
19、Paul安排幾個人入住,把Freddie安排到最大的房間——現實生活中Freddie也的確是最大牌,什么都要住最好的,Roger有時候就退而求其次住個第二大的,Brian也會這樣,不過Deacy似乎一向低調(在電影中被Paul欺負了,Paul,你也不看看本團真正的大boss是誰~)
20、Paul強吻Freddie——其實他是1977年才當上Queen的經理人的,并未參與《A Night At The Opera》這張專輯和波米的創(chuàng)作。但是電影這樣的改動能夠緊湊突出他的這條線。Freddie的第一任男友是唱片高管David Minns,他說Love Of My Life, You Take My Breath Away是寫給他的,不過官方蓋章是Mary。所以Freddie對Paul說這首歌是寫給Mary的,Paul說:你說是就是。Freddie和Paul貌似有過一段關系,但從未聽說過他是正牌男友。而且Queen的其他成員和周圍的人非常討厭他。據說Paul就是靠著和Freddie的這段關系威脅他(MD這個男人太壞了!!!)
21、Deacy沒有參與皇后任何歌曲的和聲,因為他自稱五音不全。但是在舞臺上他是有唱的,只是麥克風是被關掉的。當然也有出現技術失誤麥克風忘關的時候哈哈哈可憐的炯炯。
22、Freddie在Mike Myers飾演的EMI高管面前放卡巴耶唱的歌劇——Freddie是后來才愛上卡巴耶的,當時他特別喜歡將卡巴耶的唱片帶到錄音室,放大音量,一遍又一遍地聽,沉醉其中。而Jim Beach表示自己愛歌劇是事實。他是上流社會的律師出身,非常喜愛歌劇、芭蕾、藝術品、品酒等高雅文化,并推薦給Freddie。至于John Reid嘛,誰不愛高雅音樂呢~~
23、Jim Beach說EMI高管當年出了平克弗洛伊德的《Dark Side Of The Moon》,里面的歌超長。。。。
24、Kenny Everett拿到波米那張單曲碟的時候看到的是I’m In Love With My Car,Freddie說是另一面——皇后樂隊經典八卦:Roger為了讓這首歌作為波米B面發(fā)行,將自己關在柜子里,隊友答應才罷休。為啥電影沒拍?難道只是個段子么?
25、Queen是在1985年才去里約熱內盧的。電影為了突出Mary作為Love Of My Life的主題,提前到分手出柜的70年代。當年看到Mary描述出柜那段,腦海中無數次想象會是怎樣的情景,沒想到電影就原封不動地把當事人的臺詞和場景表演出來,淚崩。
26、1980年代Freddie改變了形象,短發(fā)胡子就是當年某一部分同性戀的標志形象,源自美國的Castro地區(qū)(而今年電影也在該地區(qū)點映,當地已經成為LGBTQ的平權地區(qū),看的人都哭得稀里嘩啦)。電影講到分手出柜后下一個鏡頭就變成這個形象非常鮮明地跨入到Freddie正式接受自己過著同性戀的生活。(雖然從70年代中期就開始了。)
27、所以We Will Rock You(1977)的誕生也將Freddie的形象改成了80年代,為的是劇情的銜接與流暢。
28、電影從頭至尾都出現的幾位女性,都是樂隊成員的女友(Brian的Chrissy, Deacy的Veronica, Roger的Dominique),后來都成為了他們的妻子(除了Mary)。
29、電影中Freddie和Mary開關燈的事,是真實發(fā)生過的,我爆哭!!!
30、Freddie奢華狂野派對時穿的那套服飾,是1986年Queen最后一次巡演時的謝幕裝,因為電影無法涉及1985年以后的故事,特地讓這套經典服飾出場。有兩個人踩著單車,被Freddie拍了屁股,是為了向Bicycle Race的裸女自行車賽MV致敬。
31、Freddie向賓客撒禮物,說金錢無法買來幸福,但是饋贈可以帶來快樂,這正是他的人生信條。他非常慷慨大方,花了很多很多的錢給別人買禮物。任何一個與他有點關系,為他做過事的人都會得到他的饋贈。他隨身帶著一個生日本,記滿了他的親朋好友的生日,他會隨時拿出來翻看,以免漏掉任何一個人的生日,因為他會為每一個人精心準備生日禮物。他去世后一個月,Elton John還收到了他的圣誕禮物,因為早在他去世前,他就安排好了。
32、宴會上Paul仗勢欺人,讓梅花炯不滿。Brian吐槽Freddie你是搖滾樂隊的成員,不是Village People樂隊的成員。VP是美國的一支走夜店風的樂隊,全員都是gay,Freddie的警察形象就有點cos他們的形象。Brian在這里提示Freddie,diss Paul,說他不該和Paul混在一起搞這種類型的音樂。Roger嘲笑他養(yǎng)了一個寵物,Freddie說忠誠最重要,還特地問Dominique對不對——這句話非常傷人,因為花花就是很花,當著所有賓客的面指責對方的私生活,還問對方女友,難怪其他三只立馬走人,Brian還生氣地罵了他一句。Freddie連忙道歉說是開玩笑的,奈何他被Paul拉走了——他騎在Paul的肩膀上,cos了Freddie在舞臺上騎在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身上唱歌的形象,比如超人、黑武士、圣誕老人等等。
33、荒誕狂野派對結束后的Freddie一個人在鋼琴上彈了幾個音,超級熟悉的曲調,但是我就是想不起來是哪首歌了。。。。
明明派對上那么嗨,Freddie為什么事后那么沮喪呢?因為Paul他們一幫酒肉朋友利用組織參加派對的機會,利用Freddie的金錢大肆為自己牟利,Freddie非常憤怒和沮喪。
Freddie騷擾Jim Hutton,被罵后道歉,之后兩人促膝談心一見鐘情。這個情節(jié)是虛構的,但是虛構中夾雜著大量事實。
Freddie是在1983年年底在一個同性戀酒吧見到了Jim,他是一位理發(fā)師。因為他長得像他的偶像,前不久剛剛去世的好萊塢傳奇影星Burt Reynolds(伯特·雷諾茲),所以才看上他的(他倆真的真的超級像orz,迷弟太可怕orz)。Freddie以為他買酒為名搭訕,被他拒絕(要他滾蛋orz),因為他有男友,正好去洗手間了。Freddie就乖乖滴滾蛋了。Jim當時完全不知道Queen,更不知道Freddie,即使他男友告訴他的身份,他也毫無概念。之后在1985年3月23日,Jim早已與男友分手,一個人在酒吧時,Freddie又湊過來要給他買酒,勾搭成功。Freddie勾搭成功后的第一句話通常是How big is your dick? (其實他是開玩笑的ORZ)。Jim很不爽。所以電影中Freddie反復提到要給Jim拿啤酒喝,Jim罵Freddie竟然有膽(蛋)騷擾他,Freddie說如果你喝了我的啤酒就知道我有多大膽(蛋)了就是當事人對話的神運用。此外,Freddie的確喜歡穿制服的男人……
Freddie與Jim聊人生的那段并非在現實中不可能。他倆還真的經常會談心(一起歪在沙發(fā)上或者躺在床上看電視聊天),談談孤獨感,談談朋友,談談人生中需要的是什么,反正還是蠻深刻的orz。因為電影只講到Live Aid,他和Jim交往才幾個月,沒法深入地去表現他倆的感情經歷,所以就把日常又深刻的片段濃縮了。乍一看胡編亂造,實際上非常真實深入。
電影后面虛構了Freddie在倫敦找遍了同名同姓的Jim Hutton,找了他兩年才找到,其實也算是真實事件的神改編。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Jim后來才知道,這兩年間他是被Freddie和他指派的“小弟”秘密跟蹤,最后伺機下手的orz。Freddie不是自己坐著車,就是派“小弟”開車溜到Jim經常光顧的酒吧去偷偷查看他在不在那里(真特么可怕的跟蹤狂!!!)然后他會開心地說:看,我男人在那兒!!!(無力吐槽。。。。這和找遍倫敦有啥兩樣orz)
34、Freddie和大家吵架,Deacy彈了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前奏貝斯,就滅火了。這讓我想起B(yǎng)rian曾經說的一個冷笑話:夫妻吵架時,Deacy一彈起貝斯,就不吵了。在這段爭執(zhí)中,Paul插了幾句支持Disco舞曲風的話被罵,其實也體現了后來的Hot Space專輯,Freddie也是受到了Paul的支持走funk路線(Paul當年是貝爾法斯特的DJ),所以梅花更討厭他。(不過別忘了Deacy好這口。)
35、記者會太神了,完全就是媒體和Freddie的原話,甚至其他三人的表現也是真實復刻。這一段非常非常經典,無論粉絲與否都應該每個字每個字地學習研究,不僅高度還原當事人的話語,還深刻剖析了Freddie的內心。
36、Freddie過得很艱難,突然畫面一轉but life still goes on的歌聲出來,歌詞劇情神契合。Brian穿的那件性感粉色蕾絲睡裙就是Brian將當年自己穿的原版睡裙拿出來貢獻給了電影(有點繞口ing)。
37、家人鬧翻那一場,被很多歌迷質疑虛構。但Brian在洛杉磯首映式上被粉絲詢問電影中哪段最真實時,卻指出了這一段。他說本來電影最后要刪掉這一段,被他極力制止,因為這段就是真實發(fā)生過的。I Want To Break Free在美國被MTV禁播,Freddie生氣說的那幾句都是當時媒體對他的評價,Freddie說我們幫助MTV的誕生卻被他們禁,這是事實。波米是第一部將MV用作歌曲商業(yè)推廣的,Queen helped the birth of MTV。Freddie后來說的那些氣話都是原話。但是Queen由此失去美國市場的很大部分原因是Paul從中作梗,拒絕很多宣傳機會,一心想讓Freddie脫離Queen,被他所掌控。但是Freddie并非樂隊第一個出個人單曲和專輯的,Roger早在70年代就出了,Brian也和別人合作。問題不在于solo,在于樂隊的凝聚力不強,大家都厭倦和失去信心了。Freddie還說如果沒有我你Brian就是天體物理學博士——超級虐,Brian就是失去Freddie多年后重新回到帝國理工,60歲那年以優(yōu)異成績拿到了天體物理學博士。
38、這段中Brian說我們是一家人,Freddie當時就爆發(fā)了,說我們不是一家人,你們有家庭有老婆孩子,我呢,我什么都沒有——這句話是原話啊原話啊原話啊啊啊啊!!!哭得肝腸寸斷。由此可見Freddie多么孤獨多么害怕,因為性向問題加上當時感情生活的不穩(wěn)定,他一直處于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狀態(tài)——而電影對他這方面的刻畫十分到位,飆淚。。。。
39、Mary給Freddie打電話被Paul截下時,Freddie在鋼琴上彈的是I Was Born To Love You。
40、雨中,Mary說Freddie你是被愛著的,被我、Brian、Deacy、Roger愛著的,這不是煽情,千真萬確!!!這部電影就是最好的例子,暴風哭泣。之后Under Pressure這首歌的歌詞也超級契合劇情,跪了。。。。
41、Freddie后來成了Mary孩子的教父,教他學會說tractor和guitar。
42、Freddie將Paul開除的真正原因是他其實早就知道Paul不是好人,而且暗中利用他的財務亂搞,Freddie不是一個愛與人當面交鋒的人,他心腸太軟。Queen當初對Paul不滿意與他解除合約后,Freddie卻將他留下當自己的經理人,其中除了他是gay, 對他表面上言聽計從可以陪著他一起玩(他太孤獨了,時刻都需要人陪伴),還有就是Freddie不忍心開除任何人(他真的真的非常善良,不愿意做讓人傷心的事)。但是Paul到后來儼然掌控他的生活,將他與樂隊與他人隔絕開來,帶著他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他也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這是錯誤的。電影中Freddie不理會Paul的片段也表現了這一點。最后一次,Paul趁他不在家,帶著一幫狐朋狗友,在他家胡鬧,把他心愛的Garden Lodge(Live Aid之后搬進去的著名豪宅)搞得亂七八糟,就成了導火索,他一怒之下讓Paul滾蛋。Paul就拿了65000英鎊,把Freddie賣給了《太陽報》,雖然他并沒有像電影里一樣接受電視采訪,但在當時對同性戀仇視的年代,在除了圈內人士都不知道Freddie的性取向的年代,因為Paul提供的猛料,太陽報連篇累牘地報道了大量Freddie的同性戀生活,把他的所有男友一網打盡,還有和那些男人們的私密照片,其中最可怕的是,提到了Freddie的兩個前男友死于艾滋病,說Freddie非常害怕,向Paul傾訴。電影中Freddie的父親看到報紙上的All Queen’s Men那篇報道就是完美復刻當年的報道orz。當然,最讓Freddie憤怒的是,Paul居然還爆料Freddie的現任男友是Jim Hutton。Freddie一直都小心翼翼地保護Jim的隱私,Jim也不希望自己的家人通過媒體知道他與Freddie的戀愛關系,只希望自己親口告訴家人。Paul之后還恬不知恥地給Freddie打電話,想解釋他是被媒體糾纏太狠才讓步的,Freddie根本不接他的電話。
43、Freddie和隊友講和的那個片段有好多話都是原話,比如說four aging Queens,比如說dinosaurs等等,非常有意思。
44、Freddie在家里喜愛穿絲質的睡衣與和服,都懷疑電影里拿的是原版貨。。。。而且明顯看到Freddie家中的中式椅子,他就愛這些東方的玩意兒。
45、一提到艾滋,背景音樂就放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這不就是自己虐自己么,哭~1986年溫布利,實際上當時并不知道自己身患絕癥的Freddie在現場說,除非我們都死了,Queen永遠不會解散,之后就唱這首,太特么虐了!
46、Freddie一個人去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罹患艾滋,這也相當真實。當時他就是一個人去醫(yī)院確診的,沒有人知道他得病。他是后來一個個告訴身邊的人的。可見他一個人承受多大的痛苦。最早告訴的是Jim Hutton,當時Freddie說,如果你離開我,我也能理解的。Jim說,但是我愛你Freddie,我不會拋棄你的。所以Jim一直陪伴照顧他到最后。Jim也被感染HIV,但他是2010年因肺癌去世的,Brian還寫了一篇動人的悼文紀念他,說他對名利和滾圈毫無興趣,只是充當吃瓜群眾,精心打造Freddie的花園。說他倆放到今天,就是Civil Union(英國2010年還不承認同性戀婚姻),Freddie也一直稱Jim是他的老公,他們互贈婚戒,他去世時手上還戴著這枚戒指,和Jim送給他的小泰迪熊公仔一起火化。
47、Freddie和隊友一起為了Live Aid排練,嗓子狀況不太好,說是vulture’s crotch,這也是他的精妙言論之一。
48、Freddie向隊友告知病情這段是將時間線提前到Live Aid之前。實際情況是大概是87-88年左右,Queen全家一起吃飯時,有人抱怨感冒,Freddie伸出一只因為免疫力缺失受傷流血無法愈合的腳告訴他們,你們看看我經受的一切,才使得Queen知道了他的病情。(Jim Beach早就知道了)。其實樂隊成員早就隱隱感到不對,Deacy甚至親自小心地詢問Jim Hutton。Jim為了保護Freddie的隱私,違心地撒了謊(你們都那么愛他啊)。但這段對話中大家的反應是相當真實地反映了每個人的性格。特別是Freddie后面說的那些話,希望他們保密,不想打艾滋同情牌,只想創(chuàng)作到最后一刻真的都是原話啊啊啊啊啊啊!!!!!再次暴風哭泣!!!!!最后他抱著大家,說即使你們哭得像個小姑娘,我依然愛你們也許就是原話啊啊啊啊啊啊啊!!!他真的真的很愛這個樂隊,愛著Brian,Roger和Deacy。看看 A Winter’s Tale和These Are The Days Of Our Lives的歌詞,你們就能體會樂隊成員之間深厚的愛。而樂隊得知Freddie的病情以后,更是緊緊地保護著Freddie,不向任何外人透露風聲,天天向媒體撒謊,直到他去世前一天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罹患艾滋,希望大家與他一起抗擊這個病魔(他是多么地勇敢無畏——Brian說他完全可以說自己是得肺炎去世的,可是他偏要承認自己得了艾滋引發(fā)的肺炎)。到后來Freddie病情惡化,Brian決定暫停他個人專輯的宣傳以防他隨時不測時,Freddie卻說你的個人音樂生涯才剛剛開始,如果我死了正好可以幫你的專輯做宣傳555555。。。。
49、Freddie在Live Aid當天才找到Jim自然是虛構的,實際情況是Jim當天從理發(fā)店下班回來,Freddie才說要去Live Aid。從來沒去過演唱會的Jim一臉懵逼地跟著去了,見證了搖滾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演出,主角還是他男友(這人太幸福了orz)。
更搞笑的是,David Bowie當天的頭發(fā)就是Jim前幾天剪的。Freddie說安排一個人來剪頭發(fā),Jim就接到一個預約電話。結果那個神馬大衛(wèi)瓊斯半天都不來,Jim急得要下班,打了好幾個電話催促(威脅),對方說好好好瓊斯先生這就出來了,進店一看,原來是寶爺。Jim不認識Freddie和Queen,卻認識時尚先鋒寶爺,不過他一句話沒說,直到剪完了才跟他確認了身份。Live Aid當天,Freddie在寶爺面前得意洋洋地曬Jim:你還記得他嗎?寶爺一臉木然。Freddie急了:誰給你剪的頭發(fā)???寶爺依然木然……Freddie自從認識Jim之后,不僅自己直要Jim剪頭發(fā),還強迫家里人都找Jim剪頭發(fā)……無力吐槽我大皇后的family business 的光榮傳統(tǒng) orz。
50、Freddie當天并未來得及帶著Jim去見家長,但是他帶著Jim見過好幾次家長。而且電影里父母妹妹與他倆的對話就是原話原話原話!!!Freddie從未當著Jim的面向父母揭示他倆的真實關系,但是父母都心知肚明,對Jim也很好。在Freddie最后一次探望父母時,Freddie的父親還陪著Jim逛花園,指著一株枯萎的玫瑰花感嘆道,這株樹已經失去了生命力了,Jim不知道他指的是玫瑰還是Freddie。。。。
51、Live Aid每個樂隊的音量都是有限的,所以貼了個紙條不許動,電影里Jim Beach做賊似的調高了音量,把貼紙換了地方,導致Queen的音量比其他的樂隊大得多,這也是Queen最成功的原因之一,當然,這是事實,只不過調音量的是Queen的御用調音師,不是邁阿密海灘爺爺。
52、Queen上場之前的樂隊是Dire Straits,不是從Freddie側身而過的U2。大概是U2更好認吧~~但電影放了Dire Straits演唱的音樂片段。
53、電影中未收錄的Live Aid上的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 和We Will Rock You今后也會發(fā)行。
54、Queen在唱了20分鐘后下場,到晚上集體結束大合唱之前Freddie和Brian又上場,唱了Is This The World We Created?他們是唯一一支在同一個舞臺上兩次登場的樂隊,可見已經封王了。之后樂隊還參加了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的大合唱,就是難以找到炯 lol。Freddie穿著紅背心,剛剛在臺上盡顯霸主地位的他卻非常低調不愛出風頭,還把話筒讓給別人。而且歌詞不記得瞎混,基本只會唱歌名的那一句。就這么個大合唱,大家都想盡辦法跑到最顯著地方唱歌露臉,而他卻恰恰相反,正體現了他內斂樸實的一面(果然和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
55、Mary和Jim在臺上看演出時,Mary激動地靠向Jim——他倆在Freddie生前關系是不錯的,Jim甚至在和Freddie鬧矛盾時還跑到Mary那里訴苦。
56、Freddie去世后將豪宅Garden Lodge和一半財產和音樂版權全部留給了Mary,并將骨灰交給她埋葬(這句話有點怪),囑咐她埋葬在一個只有她一個人知道的地方。所以這個世界上只有Mary才知道Freddie到底埋在了哪里。
57、Freddie留給了Jim 50萬英鎊,以及與他共同在愛爾蘭老家投資建造的房子。Jim一直住在那里到去世。
58、作為世界上最有名的家庭作坊,據說Queen成員和家眷都偽裝成了群演……據說包括梅花……據說Brian是Live Aid群演……可是茫茫人海……貌似至今還沒有人能找到……
以上就是這些,還有哪些漏掉的歡迎補充。
微信:QueenRockBand里面有好幾篇涉及到上述內容的科普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
最后說一句:拉米·馬雷克應該拿奧斯卡。
Copyright ? 2020-2025 m.hhscjgc.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