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神女》,這部1934年出品的默片,年代久遠,它的膠片損壞嚴重,畫面抖動,部分還有霉點,但這一切,都絲毫掩蓋不了這部影片的光芒。
上世紀三十年代,是男女平等的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時代,這部影片正是贊頌了神女這樣一個光輝的女性形象,同時控訴了那個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的生活權(quán)利和人格進行否定的殘酷又畸形的男權(quán)社會。
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出場人物也不多,但是每一個都飽含個性。阮玲玉飾演一個妓女,為了養(yǎng)活自己和兒子掙扎在社會的最底層。但這一份低賤的工作卻磨滅不了她美好的心靈。在被流氓強占的同時,她也試圖逃離。失敗之后,她背著流氓偷偷地攢錢,為了讓孩子接受教育,脫離低賤和地位,但孩子在學校里卻依舊遭到歧視,最后因為“為了維護學校的聲譽”這樣荒唐的理由而被勒令退學。有一段情節(jié)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孩子在學校里學到了一套體操的動作,回家教給神女。神女模仿著孩子稚嫩的動作,母子倆笑得如此地純凈,這恐怕是電影里為數(shù)不多的陽光的情節(jié)了。生活的悲劇依舊在繼續(xù),為了帶著兒子逃離流氓的魔爪而辛辛苦苦地積攢下來的錢被流氓老大偷走了。神女在無比的憤怒中失手殺死了流氓,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這是一個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她在那樣一個不公的社會中以頑強的反抗來維護著自己和家人的尊嚴,但是命運的無情卻輕而易舉地將她所有的努力一一推翻。
流氓胖子老大,他以一個強盜的形象,同樣出現(xiàn)于社會的最底層,將神女霸占,卻沒有在形式上的三人家庭中間扮演承擔責任的角色,而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剝削者。他代表的是一個無賴的敗類的男權(quán)群體,這個群體,是被影片徹底地批判和否定的。
還有一些臉譜化的人物,比如神女的鄰居,禁止自己的孩子跟神女的兒子玩耍,向他們播種神女的兒子是“孽種”的說法,對神女冷眼相向,在學校的聯(lián)誼會上聚在一切喋喋不休神女的“骯臟”身份。又如學校的管理層,對老校長的堅持予以否定,為了學校的聲譽,講妓女的兒子掃地出門。這些人物都代表了身份低下的人所面對的巨大的社會壓力。
學校的老校長,他是電影的外來力量中,唯一讓人能感覺得到溫暖的。他的心中存在著良知,他確實努力想要爭取神女的兒子的受教育權(quán)。但是他是老邁的,也是理想主義的,這就使他成為了脆弱的代表。于是,僅有的良知,在脆弱的表皮之下,他沒有辦法真正爭取到什么,卻只能辭去自己的工作來表達無聲的且無用的抗議。但最后,老校長向神女承諾,定將其子撫養(yǎng)成人,對其教育。“良知”和“希望”,這兩者給影片悲劇的結(jié)尾增添了一抹陽光和遐想的空間。
即使年代久遠,它的一些拍攝技巧,放在今天看來,還是給人以很巧妙的感覺。比如神女的賣淫生活,導演巧妙的拍攝避開了對神女形象的破壞。比如天黑的時候走進賓館,在天亮的時候從賓館走出。比如鏡頭對準了神女的雙腳,此時一雙男人的腳走進了鏡頭,稍作駐足,兩人一齊往同一方向走開。在流氓對神女進行的威脅的時候,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前景是流氓分開站立的雙腿,后景是神女抱著孩子,在兩腿之間的畫面中悲憤地向上仰視流氓。這個鏡頭直觀地象征了流氓對神女母子的無情的鎮(zhèn)壓,預(yù)示了神女無可逃避的悲慘結(jié)局。
不得不提的是阮玲玉的精湛演技,正因為這是一部默片,觀眾的注意力便會更加集中于演員的表情和動作的表演,毫無疑問,阮玲玉的表演足夠準確,并且細膩不著痕跡,使影片更加完美。
美版的《神女》中加入了鋼琴配樂,這段配樂對影片情緒的走向把握得十分準確,同樣使影片更加完美。
人們常說,好的藝術(shù)品,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失其價值的,《神女》正是這樣的一部藝術(shù)品。即使七十多年過去,它的思想依舊是如此的彌足珍貴。《神女》和神女的光芒,永遠不會熄滅。
這是我在豆瓣上發(fā)表的第一篇電影評論,作為一個普通影迷,來評價這樣一部優(yōu)秀的影片,實在是底氣不足,懇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