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守門人是一部充滿另類愛情故事的電影,發(fā)生在1957年的維也納。主人公Max是一名原納粹軍官,為了隱藏身份,他在一家酒店擔任午夜守門人。某天,他偶然遇到了著名指揮家的妻子Lucia,兩人的過去瞬間涌上心頭。原來,Lucia是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當年她曾是Max的性奴和情人。趁著Lucia外出演出的機會,Max和她重逢,并將她接到自己的公寓。在這個封閉的空間里,他們重新點燃了過去的情感。然而,Max所屬的納粹余孽小團體也在尋找Lucia,希望擺脫這個潛在的證人。同時,Lucia的丈夫因為妻子失蹤而報警。Max陷入了絕境,只能在公寓里與Lucia相依為命,通過性愛來尋求安慰,試圖忘記現實的困境。他們等待著救贖或毀滅的到來。這部電影展現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同時也揭示了愛情的力量和對抗命運的勇氣。觀眾將陷入情感的糾結和思考的深淵,帶來獨特的觀影體驗。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虐戀”這一詞的英文為Sadomasochism,有時也被簡寫為SM、S-M、S/M或S&M,而這一詞實際是“施虐戀”(Sadism)與“受虐戀”(Masochism)一詞的結合。前者的詞源無疑就是《索多瑪120天》小說作者薩德(Marquis de Sade,1740-1814)的名字;而“受虐戀”的詞源則來自于奧地利18世紀的一位作家的名字,他叫薩歇爾?馬索克(Sasher Masoch),這位作家是一位受虐戀者,而在他的作品中屢屢敘述受虐的描寫。
在藹理士的《性心理學》中對“施虐戀”和“受虐戀”分別進行了定義。前者的定義是:“凡是向所愛的對象喜歡加以精神上或身體上的虐待或痛楚的性的情緒,都可以叫施虐戀。”而后者的定義則正相反:“凡是喜歡接受所愛的對象的虐待,而身體上自甘于受鉗制、與精神上自甘于受屈辱的性的情緒,都可以叫受虐戀。”
然后藹氏繼續(xù)指出:“虐戀的行為——無論是施的或是受的,也無論是真實的、模擬的、象征的以至于僅僅屬于想象的——在發(fā)展成熟之后,也可以成為滿足性沖動的一種方法,而充其極,也可以不用性的交合,而獲取解欲的作用。”
提及以“虐戀”為主題的電影,意大利著名女導演雷列娜?凱夫妮(Liliana Cavani)的《午夜守門人》(The Night Porter)無疑是這類主題的電影中的杰作——這部有著復雜主題的影片充滿了探索精神,即使我們在30年后的今天重新審視依然會得出相同的結論:它是如此尖銳地展示了一個女人內心的隱秘世界,那里是男性思維幾乎無法觸及的。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女主角的扮演者夏洛特?蘭普琳(Charlotte Rampling),這位有著非凡魅力的性感明星,在她那雙魅人的冰灰色雙眼中,似乎永遠閃著戲謔和譏誚的光芒。雖然我們時常可以看見她在攝像機前裸露身體、情感和靈魂的表演,但我們似乎永遠捉摸不透她的那種神秘的魔力。
而她對被他人理解并不感興趣。她所迷戀的恰是那種不被世人理解的情感,例如在這部片中與納粹虐待狂實驗驚世虐戀,例如她在日本導演大島渚的1986年的作品《馬克斯,我的愛》(Max My Love)中與一只大猩猩探索人獸之愛……
奇怪的是這些灰暗病態(tài)的角色絲毫無損她的光彩,即使你對之驚愕、厭惡,你依然難于把視線從她的身上移開,依然難于抗拒她的身體所散發(fā)的那種奇異性感。即使是已經55歲,這個女人依然有著足夠的自信向世人這樣宣稱:“我不相信這世上有我得不到的男人。”
這是一部飽受爭議的電影,它同另一部意大利情色電影《巴黎最后的探戈》一樣,遭遇了多年的被禁命運。這同樣是一部晦暗蕭瑟的電影,電影中的很多場面甚至會讓觀眾感覺到窒息般的壓抑……
故事發(fā)生在1957年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它有著一個異常平靜的開端:我們將會看到一位賓館夜間主管馬克斯的日常工作生活(我們會饒有興趣地發(fā)現那部《馬克斯,我的愛》中的大猩猩,與這位午夜守門人有著相同的名字),他的工作幾乎是有條不紊的。他巡視著各個房間,與那位長住這家賓館的伯爵夫人聊天并囑咐她吃藥,在擺脫這位總是處在性饑渴的女人的挑逗之后,安排男妓為其提供性服務。他的工作甚至還包括為那位男妓拉上長褲的拉鏈。
一位美國著名指揮家攜其妻子露齊婭入住這家賓館,打破了這表面意義上的平靜。那位由夏洛特?蘭普琳飾演的露齊婭與馬克斯互相認出,并同時陷入了焦慮和恐慌之中。而在隨后不停閃回的蒙太奇鏡頭的幫助下,我們將會發(fā)現那段曾被時間掩藏的罪惡與畸戀……
馬克斯那時是一位儀表堂堂的德國納粹軍官,他似乎有著一個醫(yī)生的身份,但經他醫(yī)治的病人幾乎無一例外地死掉。
而那時還是年輕女孩兒的露齊婭,則是馬克斯所在納粹集中營里的犯人。她是猶太人,同時還是一位社會主義者的女兒——這兩條“罪名”的其中一條,就足以讓她來到這個納粹集中營里。
我們會看到有著攝影嗜好的馬克斯利用職務的便利,自由出入于集中營體檢的現場,拍攝那些赤裸著身體的集中營犯人。在這里他發(fā)現了有著驚人美貌的露齊婭,于是他近乎羞辱地近距離拍攝著后者骨感的裸體。
隨后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場面,在一間陰暗破敗的衛(wèi)生間里,馬克斯手持著一把手槍,隨意地四處射擊著,而全身赤裸的露齊婭則在槍聲中四處逃竄著,當然馬克斯并不是真的想射殺露齊婭,這只是他所鐘愛的游戲的一部分。
有時也會一些行蹤詭秘的男人去賓館找馬克斯密談,其中的一位芭蕾舞舞者顯然是一個同性戀者,他有時會為馬克斯單獨跳舞表演(這樣的場面同樣曾同樣出現于昔日的納粹集中營里),他試圖勾引馬克斯,但同樣被其拒絕。這些男人同馬克斯一樣,都是納粹殘余組織的成員,他們現在的身份看上去都像是社會中的上層人物。但他們都過著惶惶不可終日的生活,他們隨時要面臨警方的調查。一旦有新的證人指證他們,他們便將面臨嚴厲懲罰。這時忽然出現的露齊婭,無疑是一位能夠揭發(fā)他們昔日罪行的有力證人。
而露齊婭則一個人孤獨地漫步于維也納的街頭,她開始不停地回憶著集中營中的那段灰暗而奇妙的時光:
在犯人的集體宿舍的某夜,一位獄卒正在眾人注視下奸淫著一位女犯人;馬克斯來到宿舍中,將她領到另外一個房間。在那里他用鎖鏈將露齊婭的手捆到床架上,對之實施虐待;第二天他如仁慈的神父般,親吻著露齊婭手臂上的傷口,那傷口應是他所賜予;他為她帶來一件漂亮的小睡衣,然后卻將她的頭按下去,讓她為自己提供口交服務;他和其他納粹同伙津津有味地看著她無上裝的色情表演,然后她又收到了他的另一件禮物——那是經常欺侮她的那個獄卒的人頭——這一靈感來自于《圣經》中莎樂美的傳說……
露齊婭與馬克斯重逢后的第一次正面交流是一次近乎仇恨似的廝打,此前露齊婭剛剛決定要告發(fā)馬克斯,而馬克斯也因此惱羞成怒,此時的兩人就像是兩只瘋狂的野獸。
但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隨后發(fā)生了——這次廝打忽然變成了完全失控的性愛,兩人在廝打的時刻似乎重新找到昔日虐戀的記憶。此時一切已經不可逆轉,雖然必死的命運正在不遠的某處等待著兩人,可有什么能戰(zhàn)勝愛呢?
露齊婭拋棄了她的那位事業(yè)有成的指揮家丈夫,搬到了馬克斯的住處。馬克斯再次用一根長長的鎖鏈將其鎖在家中。此時警方和納粹殘余組織都知道了露齊婭的身份,一方想讓她出來作證,另一方則自然想不惜一切代價將這兩人殺死。
馬克斯搬運了大量的食物回家,然后將房門鎖嚴,并拉上了窗簾。納粹余孽的槍手靜候在他們的房間外,他們也不能向警方求救。于是這個房間成了這個世界唯一可容納這對情人的地方,兩人開始在這個房間里享受這最后的愛的時光,愛到最后,愛到死……
那些食物終于在某天被吃光了,于是兩人吃著房間內一切可以入口的東西,他們在垃圾里尋找著能吃的東西,然后繼續(xù)不停地做愛。隨后是房間內的電被外面的人掐斷,隨后是可以食用的垃圾也找不到了,這里的境況恐怕不比地獄好到哪去……
在一個黑夜,馬克斯幫助露齊婭穿上了內褲,他自己也穿上了那套納粹軍裝。這對饑餓不堪的情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房間,他們在黑暗的街道上驅車前行,后面是緊追不舍的納粹余孽——那位芭蕾舞舞者此時的眼光陰冷而無情。
馬克斯和露齊婭在一座大橋上下車,此時已經是凌晨,天剛蒙蒙亮,潮濕的地面折射著暗藍色的光線,這對情人互相攙扶著繼續(xù)前行。
他們等待已久的時刻終于到了,兩聲槍響,沒有國產電影中常見的那種情人中彈后還掙扎著爬到一起的煽情鏡頭,也沒有那種臨死前喋喋不休的廢話。兩人死得很干脆,兩人的尸體間的距離大概有2米遠。那段低迷幽婉的主題樂再次響起,影片結束……
即使沒有讀過尼采的那本《查拉斯圖拉如是說》的人也會知道他的那句名言:“如果你到女人那里去,不要忘記帶上你的鞭子。”
而法國作家薩德也曾說過:“我告訴過你:進到女人心里去的唯一途徑就是折磨她。沒有比這更清楚的事了。”
看到這些話然后聯想這部《午夜守門人》,然后有些莫名興奮并蠢蠢欲動的朋友們,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但我還是要奉勸你不要輕舉妄動,這絕對是一句忠告。
雖然關于女性天生有受虐傾向的看法是如此深入人心,但現在卻是一個女性主義盛行的時代,她們可不都是那樣喜歡鞭子。就像金賽研究中心對一位認定大多數女性都喜歡受虐一事進行咨詢的男士給出了同樣的忠告:“除非你很仔細地挑選你的性伴侶,否則你恐怕要花不少時間在警察、律師和法庭上。”
而本片中露齊婭又是為什么會對受虐有著如此刻骨銘心的迷戀呢?這恐怕需要那些歷史學者、精神分析學者、電影研究學者以及性學專家聯手去探求答案了。
?關于影片《午夜守門人》的“虐戀”這一主題,法國思想家福柯的一段著名言論是:“為這一實踐賦予的概念不像愛的概念那樣久遠;它是一種廣泛的文化現象,精確地說,出現于18世紀末。它造成了西方想象力的一次最偉大的轉變:向心靈的譫妄狀態(tài)的非理性轉變。”
?希臘諷刺作家盧安奇(Lucian)在其著作《娼妓的對話》里這樣說道:“若一個男子對他的情人沒有拳足交加過,沒有抓破過頭發(fā),撕破過衣服,這人還沒有真正經驗到什么是戀愛。”——這是否能用來解釋在《午夜守門人》中,為什么男女主人公近乎仇恨的互相廝打會突然變成完全失控的性愛呢?
?《午夜守門人》顯然是厭倦了對戰(zhàn)爭中和戰(zhàn)爭后的人性問題作眾所周知的傳統階級分析和社會學分析,它希望借助于精神分析的方法來探討在死亡的壓抑下人的性欲(ID,即被弗洛伊德稱作‘伊德’的原始欲望)是如何被壓擠到潛意識中,然后在一個特定的條件下釋放出來,形成變態(tài)的行為,最終尋求解脫的……(網友評論)
?對于《午夜守門人》這部一直倍受爭議的影片,國外某位權威影評家如是評述:“這部影片唯一向我們證明了,一個女導演能夠同男導演一樣拍攝出更加惡心的影片來。”
?虐戀”是暴力?還是愛?如果是愛,“虐戀”之愛是否比死更冷?——《午夜守門人》帶給觀眾的這些極端困惑是否終將無解?
(N年前寫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