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愛的女人》是一部發(fā)生在1930年英格蘭的電影,故事背景是一個偏遠而寧靜的小鎮(zhèn)。兩個相依為命的姐妹,厄休拉和珍妮特,發(fā)現(xiàn)一名叫安德拉的男孩被海浪沖上了海灘,他昏迷不醒。兩姐妹將他帶回家并照顧他,他逐漸恢復了健康。安德拉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的英俊和開朗給兩姐妹的平靜生活帶來了久違的快樂。然而,在小鎮(zhèn)上,關于安德拉的流言蜚語從未停止。與此同時,厄休拉震驚地發(fā)現(xiàn),一種久違的情感在她內(nèi)心慢慢復蘇,這種從未經(jīng)歷過的感覺讓她感到困惑不解。電影通過展現(xiàn)兩姐妹與安德拉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欲望的沖突。電影以懸疑的方式引發(fā)觀眾的好奇心,并通過精心選擇的音樂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朱迪·丹奇和瑪吉·史密斯在電影中的精彩表演,將兩姐妹的情感與內(nèi)心的掙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丹尼爾·布魯赫則通過他的演技,將安德拉這個角色塑造得魅力十足。總的來說,《等愛的女人》是一部令人心動的電影,它在愛情和懸疑的交織中展現(xiàn)了人性的復雜性。觀眾將會被故事中的情感沖突所吸引,并享受到音樂所帶來的愉悅。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住在海邊小漁村的老姐妹倆,Ursulla( Judi Dench)和Janett(Maggie Smith)某天在海灘上救起了一位被潮水沖上岸的青年。她們?yōu)樗堘t(yī)生,替他刮胡子,在他醒來之后,聽著一口波蘭腔的德語教他英文. 他說自己叫Andrea,Ursulla看著這個青年的目光越來越溫柔,她罵自己愚蠢,一邊卻又請來村子里會拉小提琴的人來表演給他歡欣。也就是這次,所有人發(fā)覺了這位波蘭青年的小提琴天才。
Andrea記不起自己的過去,卻記得他要到美國去,開展新生。他對兩位老婦充滿感激,會摘野花回來一人一束的獻上,會陪Ursulla去海邊散步,把腦袋乖巧的靠在老人的膝蓋上。只是,Ursulla的眼神,分明不是長輩對小輩的疼愛。她夢到年輕的自己與Andrea擁抱,在草地上歡笑。
下午茶時間,Andrea在園子里為兩位老婦演奏令仆人也動容的小提琴。身后是無際大海,琴聲揚起,他的微笑讓所有人迷醉。
兩位老人悄悄為他去鎮(zhèn)上定做西服,差不多用光了兩人的共用帳戶上的一點錢,里里外外從背心到領帶購置一新。Andrea穿著一身英式風格的西服蹦蹦跳跳下樓,出門,看得兩位老人滿心歡喜。
然而誰都知道這個故事通向哪里。鎮(zhèn)上來了位年輕貌美通曉德語的女畫家Olga,老姐妹對她充滿敵意。Olga寫信過來提出要將Andrea帶向倫敦,去著名的劇院和音樂家麾下學習表演。兩位老人將此信丟進了火爐。然而,Andrea終于還是親自從Olga嘴中得知,他激動的跑回去大發(fā)一頓脾氣。 Ursulla掩面哭泣而去。當兩人在戶外相遇,只能互道沒有什么分量的sorry。
Andrea終于還是跟著Olga不辭而別,去了倫敦。晚餐桌上還放著等他回來的烤雞。從電話里得知消息后,Ursulla痛哭失聲。
生活回復了從前的平靜規(guī)律,卻又似乎哪里多了些不同。一日郵差送來倫敦的包裹,Andrea誠摯的道歉,告訴她們自己首場音樂會的日期,同時寄上了Olga畫的他的素描。Ursulla 沉靜的將畫掛上當初收治他的那個房間的墻壁,悄然關上了房門。
演出那天,全村的人都穿上正式的衣服到姐妹家中收聽無線電。遠在倫敦的Andrea則穿著筆挺的燕尾服,雪白的領結,從舞臺后光芒四射的走出來,對著臺下微笑鞠躬,開始了演奏。
而Ursulla和Janett,華服盛裝,手握手的端坐席下,看這位年輕人的演奏。Ursulla淚眼婆娑的在音樂聲中回憶起了那曾經(jīng)的點滴。
演出當然是大獲成功。Andrea最后揮揚琴弓之后那一個至在必得的瀟灑笑容,證明了這一切。姐妹倆去后臺向Andrea道賀,小提琴家非常驚喜她們的到來。但欲言又止的片刻,新星小提琴家已被那些高雅的音樂圈中人圍住,談笑,互相介紹。
Ursulla與Janett平靜的悄然轉身離開,消失在了劇院大門后。
這是部溫馨刻畫著奇怪愛情的小品。滿頭白發(fā)卻依然會愛上年輕男人的老處女,只有Judi Dench才能把握好角色的分寸。她總是強勢的,她的所有角色,所以我相信她本人也是這樣的強勢,比如在Mrs. Henderson presents中那股“誰也不許搶我戲分”的霸王勁,所以她也可以在對鏡梳白發(fā)時,任性的放縱自己不顧年齡的愛憐。對于Judi Dench, 和她一個個流光異彩的角色,我總是敬畏多于喜歡。或者可以說,她的霸王氣和統(tǒng)治欲十足的出演令人難以接近。
Maggie Smith就不同。她是那種讓人滿心滿懷喜愛著的老太太,不慍不火恰到好處,精致而雋永,但表演帶來的強烈沖擊力卻總在電影結束后長久的留在人們心中。哪怕是高斯福莊園里那么一個愛慕虛榮冷酷無情的落魄老貴族,也能讓人拍著手來喜歡贊嘆。所以這次的老姐姐,寡婦Janett要更為出彩。床頭擺著一戰(zhàn)時陣亡的丈夫Peter的相框,妹妹的一腔情意,她都默默看在眼里。是她勇敢的將海灘上的男人翻過身來檢查,是她想到用積蓄的錢給Andrea做一身新衣,是她用德語努力的進行著溝通,是她將年輕女人的信果斷扔進了火爐。可是,面對妹妹無法抑制的感情,她默默的退到一旁,勸阻安慰開導都無用之后,她只能提供同樣老去的肩膀供Ursulla絕望的痛哭一場。
Daniel 出演Andrea,實則是個很悲慘的決定。在兩位老戲骨之下,除了德國式明朗的美色,他幾乎沒有發(fā)揮空間。傳說專門為此片學習了小提親,所以片中所有小提琴演奏的場面里,看到他面色總有些痛苦,大約總是真的。然而,還是不能抗拒的,比如說是清脆的德語,比如日爾曼式干凈的笑容,挺直的身體,比如波蘭式空曠的沉默,天真的雙眸。
原聲的演奏,出自紅色小提琴的演奏者,因此被各方高度贊揚。自己也是先聽了靠近一個月的小提琴原聲才看到影像,確實很美。跟故事一樣悠揚淡泊。
所以,當你心愛的那個人,果真遲到了50年才出現(xiàn)在面前,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