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們》是一部探討愛情、家庭和法律的電影。故事圍繞主人公筱冢淳和女主角高橋瞳子展開。筱冢淳為了為妻子討回公道雇傭了一位昂貴的律師,但最終失望地放棄了。他陷入了絕望之中,甚至有了死的念頭。而高橋瞳子的生活充滿了壓抑和孤獨,她的丈夫和婆婆對她冷漠和輕視。然而,當一個性格開朗的男子進入她的生活后,兩人之間很快產(chǎn)生了感情。另一位角色四之宮是一位同性戀律師,他因為一個小小的誤會失去了自己的戀人。整部電影通過細膩的情感描繪,讓觀眾深入思考生活中的各種困境和選擇。同時,電影也探討了社會對待同性戀者的態(tài)度和法律公正性的問題。《戀人們》以其真實而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引發(fā)觀眾對人性和社會問題的思考。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日本電影,這部電影講的是“主角的生活很悲慘,悲慘到只剩最后一個希望可以努力奮斗,但是因為他的生活太悲慘,這最后的希望也破滅了,于是他明白了生活的真諦是在絕望中創(chuàng)造希望”。
是不是覺得,咦,這種日本電影我少說也看過十幾二十部了吧。
科科。
作為本次北影節(jié)的大熱門之一,《戀人們》是號稱“日本奧斯卡”的《電影旬報》所評選出的2015年十佳第一名。同時影片也囊括了旬報今年的導演獎、編劇獎和電影大獎,可以說是今年的最大贏家。
包括新作在內(nèi),年過五十的橋口亮輔導演至今只拍了五部作品,同志三部曲《二十歲的微熱》《流砂幻愛》《三心兩性》和更為著名的《周圍的事》。
雖然拍完處女作《二十歲的微熱》之后橋口就公開出柜,但他迄今為止最負盛名的作品其實是2008年的《周圍的事》。影片跳出了導演一貫擅長的同志題材,主角變成一對日常的夫妻。影片開始,他們就展現(xiàn)出一對日式夫妻的經(jīng)典困境。丈夫花心,妻子無趣,兩人連親熱也要固定保證每周三次。明明是學美術(shù)的丈夫,卻在修鞋鋪工作;愿意對過來修鞋的流鶯大拋媚眼,回家后對風華正茂的妻子卻毫無興致。
但它的經(jīng)典之處,就在于隨著影片的推進,外部環(huán)境收縮、他們的生活每況愈下時,這對夫妻反而能互相扶持、最后重獲重生。在這個過程中,你漸漸發(fā)現(xiàn),男主角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吊兒郎當,而女主角也不是一個成天想著過日子、生孩子、打雞血的傻白甜。看似平凡的家庭,看似最尋常的夫妻,其實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波濤洶涌,每個人都是在刀尖上舞蹈的人。
正如《無人知曉》是用最平實、生活化的鏡頭來表現(xiàn)一樁驚世駭俗的慘案,《周圍的事》反其道而行之,用同樣瑣碎而溫情的鏡頭,剝開平凡生活之下的驚濤駭浪。
然而,在《周圍的事》大獲成功之后,本該躊躇滿志的橋口導演卻突然悄聲匿跡,距離新作《戀人們》,空窗期長達七年之久。這倒不是因為他七年磨一劍,而是在《周圍的事》問世后不久,其制作公司遭遇了一次嚴重的欺詐事件,他差點被騙到傾家蕩產(chǎn)。這次幾乎算是導演人生的最大危機,他曾試圖以法律手段來解決,咨詢了好幾個律師,但最終連上法庭的機會都沒有。
可以想見這七年里他有多么絕望,而重回影壇的他帶來了《戀人們》。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段非常挑戰(zhàn)觀眾的平行剪輯,每個角色基本都只有兩三分鐘出場時間,就迅速切換到下一張陌生的臉。大概需要十分鐘,節(jié)奏才漸漸慢下來,從這些看似毫無關(guān)系的片段里整理出三段故事,三個只有非常微妙聯(lián)系的主角。
妻子被路人無差別殺害,花光積蓄、眾叛親離、卻沒有任何律師愿意幫他懲治兇手的丈夫。
暗戀已婚的同性好友、卻因為自己的同性戀身份而被對方疏遠的同性戀律師。
身材走樣、丈夫和婆婆都拿她當做女傭,自己卻有一顆少女心、甚至偷偷寫少女言情小說的家庭主婦。
從角色設(shè)定就可以看出,影片中有太多導演個人的影子,就像是他這段痛苦經(jīng)歷的自白。喪妻男只是想為遭遇飛來橫禍的妻子討回公道,律師只是一個言語太直率的同性戀。他們都沒有做錯什么,但卻被人討厭、被人誤解。這顯然不是一個同情弱者的社會。
但與此同時,這也不僅僅是一部充滿“控訴”意義的影片。喪妻男偏執(zhí)而充滿戾氣、將自己包裹在仇恨的硬殼里;律師也同樣是言語刻薄、情商低得令人發(fā)指而不自知。橋口非常誠實地描述出他們的每一面,誠然他們值得同情和理解,但是否值得被別人原諒呢?
而在這三個故事里,我最喜歡的反而是主婦這條線。雖然獲得新人獎的是筱原篤,但我認為這位主婦的形象是最真實和出彩的。專業(yè)演員里,好像很難找到一個這樣身材臃腫得恰到好處、長期做主婦才長出一圈圈小肚腩的女人。
影片一開始,她就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神情麻木地胡吃海塞、一邊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電視里優(yōu)雅的日本公主。
原來她心里有一個公主夢,但從那張麻木的臉上,根本什么也看不出來。
直到后來,她偶然遇到一個中年屠夫,對方愿意閱讀她寫的愛情小說,還叫她“公主”。她的臉才終于生動起來,露出天真、幸福、膽怯的表情。
看到這樣一張臉露出涉世未深的少女表情,這種真實而赤裸的對比,讓人覺得可笑和心酸。
我推薦所有人在大銀幕上看《戀人們》這部電影。
每個人好像都能從三位主角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們太真實了。而每一個真實、看似無意義的生活細節(jié),在橋口亮輔的鏡頭下,都被無限放大、都變得無限壓抑和痛苦。
無望地用拐杖畫喜歡的人在陽光下的影子。
指甲在墻紙上反復刮動,發(fā)出令人難以忍受的刺耳聲音。
清洗浴缸的時候突然被蓮蓬頭沖到,最平凡不過的水流打在背上,重得好像一把刺刀。
太多電影都試圖模擬生活的真實。《正午》的電影時長和影片中的時間完全同步,法國新浪潮推動了實景拍攝和手持攝像,而現(xiàn)在的3D、4D技術(shù)幾乎是力圖使觀眾走進大銀幕里。但《戀人們》的真實與這些技術(shù)都毫無關(guān)系。導演用看似毫無技巧的鏡頭,牢牢地抓住我的內(nèi)心。
在主婦與屠夫第三次見面時,他們發(fā)生了關(guān)系。這之后她裸露著上身,給對方端來啤酒。
這一幕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愛在午夜降臨前》,朱莉·德爾佩肆無忌憚地露出自己下垂的乳房,這樣的暴露讓人完全無法對性產(chǎn)生任何聯(lián)想。而在《戀人們》中更是如此,不僅上圍干癟下垂,主婦的腰還被裙子勒出一圈圈贅肉。
生活的丑陋本真在此刻被放大到極致。
這時屠夫卻毫不在意地伸出手,一下一下、漫不經(jīng)心地把玩她的乳頭。
主婦整個人都因為無所適從而呆住,她的臉上呈現(xiàn)出卑微、不安、尷尬、害羞和暗自喜悅的神情。影片完全略過了此前她和屠夫發(fā)生關(guān)系的場景,但也許對她而言,她一生中離情欲最近的一刻,就是這一刻,就是這個漫不經(jīng)心的動作。
而坐在銀幕前的我,就好像窺探了他人內(nèi)心最隱秘之事一樣,同樣感到坐如針扎的尷尬和不安。屠夫撥動她前胸的那只手是那么輕,我的心卻都好像隨之抽動。
也許這才是電影真正的魔力,讓看似最平凡無奇的畫面,變成最具沖擊力的武器。
影片中類似于這樣的神來之筆還有許多,但大多是出現(xiàn)在主婦的這條線上;就好像在導演前作當中,看似與他本人完全無關(guān)、講述夫妻生活的《周圍的事》獲好評卻是最多。
而更貼近導演親身經(jīng)歷的兩條線,喪妻男顯得實在太用力過猛、喋喋不休;同性戀律師又好像著筆太少。或者對于導演來說,后者只是一個必須要出現(xiàn)的符號。隔著一段距離,他反而才能用最冷靜、最客觀的鏡頭來描繪他人的生活。
這部電影毫無疑問是絕望的。雖然名為《戀人們》,但其實沒有人真正在相戀。
喪妻男活在一段已死的記憶里,連他也分不清支撐自己的是愛、還是對“公平”的執(zhí)著。
同性戀律師因為討厭的性格失去了男友,但原來比這更可悲的是,他從來沒有愛過自己的伴侶,而他愛的大學同學,更對他避如蛇蝎。
主婦將與屠夫的婚外情看作人生唯一希望,最終這也成為了壓彎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長達兩小時、細致入微地描繪了三個主角的痛苦、甚至眼看他們一步步墮入更痛苦的深淵之后,影片突然迎來了一個光明的結(jié)局。
每個人都認清了自己的生活,在希望如同泡沫一樣全部破碎之后,反而能夠重獲新生般地與生活和解。
文章開頭我就說過,這種“絕望之后突然迎來一個光明的尾巴”的日本電影實在太多了。山下敦弘《苦役列車》,黑澤清《東京奏鳴曲》,相米慎二《啊,春天》,園子溫《庸才》,等等等等……
但在這所有“和解”題材的電影里,只有《戀人們》我最不能與之和解。
在導演如此盡心盡力地、花費了整整兩個小時時間,將一切可能的痛苦和丑陋都描摹得如此真實、真實到好像把觀眾都吸到黑洞深處之后,突然將鏡頭轉(zhuǎn)向一片藍天。就好像連他對于這種困境都已經(jīng)無可奈何,無可奈何到只能選擇振作起來;或者電影拍到這里,他也無話可說,只想留給自己一線轉(zhuǎn)機。
恕我不能接受這樣突兀的溫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戀人們》真實得就好像一面鏡子,讓作為觀眾的我,也打開自己的胸腔,看到內(nèi)心的恐懼和不安。
連自己都不能原諒的我,怎么可以看到他們就這樣被原諒?
首發(fā)于桃桃淘電影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