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諾曹》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zhí)導(dǎo),卡洛·科洛迪編劇,湯姆·漢克斯,本杰明·埃文·安斯沃思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迪士尼將動畫片《匹諾曹》(Pinocchio)改編成真人電影,由羅伯特·澤米吉斯(《阿甘正傳》《回到未來》)執(zhí)導(dǎo)。 迪士尼1940年版動畫片《匹諾曹》(Pinocchio)是根據(jù)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CarloCollodi)的《木偶奇遇記》(TheAdventuresOfPinocchio)改編的,曾獲兩項奧斯卡獎。故事主要講述老木匠杰佩托(Geppetto)造了一個木偶,給他起名叫匹諾曹。匹諾曹一心想成為真正的男孩,但因為撒謊學(xué)壞而受到懲罰,變成了驢被壞人販賣的冒險經(jīng)歷。 匹諾曹的最大特點就是一撒謊鼻子就會變長,這個典故現(xiàn)在也被全世界的人們所廣泛使用。 迪士尼不是唯一一個打算拍《匹諾曹》電影的,吉爾摩·德爾托羅(GuillermodelToro)和Netflix合作,將于2022年12月推出3D定格動畫版《匹諾曹》(Pinocchio)。 此外華納兄弟也曾計劃過一部真人版的《匹諾曹》(Pinocchio),還打算讓本·斯蒂勒(BenStiller)執(zhí)導(dǎo),讓小羅伯特·唐尼(RobertDowneyJr.)同時扮演匹諾曹和他的木匠爸爸,不過該計劃早已沒有了動靜。
《匹諾曹》別名:木偶奇遇記(港/臺),制片國家/地區(qū)為美國。總集數(shù)1集,語言對白英語,最新狀態(tài)正片。該電影評分5.5分,評分人數(shù)887人。
職業(yè): 導(dǎo)演,演員,編劇,其他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美國男演員。童星出身的他1992年初上銀幕時,只有11歲,在導(dǎo)演羅伯特.雷德福的《大河戀》中飾演主角的哥哥,此片讓他...更多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在迪士尼這十來年持續(xù)的“經(jīng)典作品真人化”之中,《匹諾曹》或許只能算是這場按部就班計劃的犧牲者之一。
固然其1940年的經(jīng)典動畫名聲赫赫,也有無數(shù)翻拍演繹,甚至今年馬上又有陀螺的定格動畫《匹諾曹》上映在即。
但顯然,迪士尼的這部《匹諾曹》從立項之初便未能獲得足夠的重視,相比于更有話題性的《小美人魚》與《白雪公主》,《匹諾曹》的宣傳寥寥。現(xiàn)在電影直接上線流媒體,或許也證明了這部作品雖然投資不菲(據(jù)稱有1.5億美元),但其品質(zhì)依舊無法與大銀幕相稱。
作為片中出場最多的非cg角色,湯姆漢克斯今年也算流年不利,幾個月前的《貓王》中出演一個絮絮叨叨的老頭,《匹諾曹》中他哪怕做了一屋子的迪士尼彩蛋鐘表,也無法為杰佩托這個角色增添一星半點的新時代印記。
片中從角色到劇情,都像是1940年動畫的牽線木偶,影片一方面想著還原,一方面又想著做出突破,可惜這番努力注定是徒勞的,讓我們看看本片相比于1940年動畫差別最大的是什么:是更少的歌曲,一個咖色殘疾獨立女性木偶師的故事線,還有黑人化的藍仙女...
這版真人匹諾曹最大的特點或許就是沒有特點了,有了之前各種動畫真人化的成功案例,《匹諾曹》自然也不甘其后地對經(jīng)典進行1:1的翻拍,但縱觀迪士尼之前成功的案例,要不然就是對原作劇本進行了成功的現(xiàn)代化闡釋,比如《沉睡魔咒》
要不然就是通過極佳的舞美,歌曲,特效去完成奇觀的構(gòu)建與情緒的調(diào)動,比如《獅子王》,《美女與野獸》,《阿拉丁》
而那些中庸的作品,如《小飛象》,《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或《花木蘭》,無論票房還是口碑最終都不盡人意。顯然,只憑一個鼎鼎大名的ip和一個小孩子都能背得滾瓜爛熟的劇本,是無法招徠觀眾歡心的。
《匹諾曹》呢,一方面削減了影片中歌曲的長度,填充以一條殘疾木偶師女孩的新支線,另一方面,從開始就打算于流媒體放映的策略想來也限制了其特效的精致程度,各種cg造物的置信度并不高,而湯姆漢克斯出外景以后,綠幕摳圖的既視感也很強。
故事層面上,1940年版本的《匹諾曹》講述的就是小孩子成長的歷程,面對誘惑,學(xué)會誠實勇敢等等美德,2022這一版對這一主題幾乎沒有任何改動地原樣呈上,冒險經(jīng)歷也如出一轍,縱然80年前的老內(nèi)容有著突破時代的閃光之處,但原原本本的劇情放在今日,也只是能不顯古舊,卻無法帶給人們以更多驚喜了。
前面不是說到本片加了一位殘疾女木偶師的戲份嘛,這似乎是影片想要釋放出的一個訊息,脫離桎梏,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業(yè)。但這個女孩對于匹諾曹的冒險幾乎沒有任何推進,未能幫他拿到鑰匙打開籠子(最后還是鼻子 小蟋蟀),后面更是在匹諾曹找爸爸前突然出現(xiàn),像是一個橫插的副本。
這段劇情雖然有其意義,但是并沒有有機地融入主線之中,說好了之后木偶小姐姐要和匹諾曹一起演出,片尾匹諾曹變成了真的小孩,那還繼續(xù)演出,豈不是在雇傭童工?
迪士尼近來很喜歡各種自認為政治正確,卻有點離經(jīng)叛道的東西,前有藍人威爾史密斯(其實還挺可愛)
后有黑美人魚
再之后,還有蓋爾加朵飾演邪惡女巫覬覦這位“白雪公主”容顏這種離了大譜的劇情。
(當然不止是迪士尼,去年英版的《灰姑娘》里面,教母就疊了黑人,同性戀,跨性別認知等多重buff)
本片中,1940年版本中的仙女,就變成了黑人。
雖然早就知道這個改變,但是看到這一段時,還是給我不再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仙女乍看像個光頭,但仔細一看,頭上嵌滿blingbling發(fā)光的亮片,這造型,簡直是絕了。
(我去外網(wǎng)看了一眼,主流的評論都是在盛贊黑仙女是本片不多的亮點,我懷疑可能是我審美有問題,小孩們或許真的期待著這樣的仙女下凡吧)
在之前的真人化作品中,通常我們會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個真實的世界中有一些會說話的動物或是邪惡善良的魔法,但是《匹諾曹》里,除去一兩個真實場景外,幾乎都是cg搭建的布景,主角也是如假包換的cg角色。
這便給我了一種錯覺,那就是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cg特效的世界,而湯姆漢克斯等為數(shù)不多的真人,才是誤闖入木偶世界的人。
于是在這個真假參半的世界里,海鷗,自稱誠實的狐貍約翰,一眼假的貓兒費加羅,甚至匹諾曹本身,都無法給觀眾帶入一種真實存在的實感。
湯姆漢克斯努力地演出,想要在這虛幻的世界里尋到一點真實的元素,但很可惜,當他賣了一屋子的鐘表,只換了一條單人小船,在假兮兮的水池里劃船,后面匹諾曹拉著海鷗劃水而來時,這一切為真實性的努力都付諸東流。
而一直在追尋要成為真實小男孩的匹諾曹,我覺得也無法在經(jīng)典動畫與真人版電影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2d動畫本來的創(chuàng)意并未能在3d特效下得到升華,反而帶來了一種陌生的疏離感。
舊日語境的故事未能在新時代重生,便有了像《匹諾曹》這般看之無味的作品,本片的魅力幾乎完全基于老版本的劇情脈絡(luò),而在這種束縛之下,連湯姆漢克斯的賣力表演都顯得如此束手束腳。
如果所謂的經(jīng)典翻拍真的只是二維變?nèi)S,黑白變彩色,無聲變有聲,粗糙變精致這樣的“小小”提升,那么或許翻拍這些作品的導(dǎo)演和制片真的應(yīng)該好好思考一下,現(xiàn)代的孩子們真的需要這些“精致化”的翻拍嗎?
也或許,不安逸地躺在曾經(jīng)的成功上酣睡,不炒80年前的冷飯,而去構(gòu)思一些屬于新時代的動人故事,才是這些廠商需要考慮的東西。
Copyright ? 2020-2025 m.hhscjgc.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