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小將》是一部以公元前227年為背景的喜劇動作冒險電影。故事主要講述了衛(wèi)國大將軍和梁國士兵在戰(zhàn)爭中幸存下來后的冒險經(jīng)歷。衛(wèi)國大將軍懷有統(tǒng)一諸國的雄心壯志,而梁國士兵則只想過上平凡安穩(wěn)的生活。梁國士兵抓住了大將軍,并計劃將他帶回梁國,以此換取五畝良田。然而,在前往梁國的途中,他們面臨著無數(shù)未知的危險,還有衛(wèi)國神秘小隊的追蹤。梁國士兵憑借著自己的美好信念和聰明才智,一次次化解危機。然而,在抵達梁國之前,梁國士兵卻決定放過大將軍,讓他返回衛(wèi)國。整個故事通過幽默搞笑的方式展現(xiàn)了一個小兵如何憑借自己的智慧和信念,成功化解危機并追求幸福的故事。影片還帶給觀眾一場意想不到的結(jié)局,讓人充滿了期待和想象力。《大兵小將》巧妙地融合了喜劇、動作和冒險元素,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歡樂的視覺盛宴。
(“山下土肥呦,地呀地五畝啊,五畝良田呦種點啥……雞肥鵝肥呦,牛呀牛羊壯啊,種豆種稻呦,油菜花!”
原來小人物的夢想,就是“開心農(nóng)場 開心牧場”)
一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cè)。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在成龍的電影里聽到《詩經(jīng)》,驚詫度不亞于在張藝謀的電影里看到了二人轉(zhuǎn)。那場戲,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懂了,因為它復(fù)雜地就像余則成的眼神。梁兵(成龍)俘虜了衛(wèi)太子(王力宏),押著他到一處廢棄民居,遇到一個流浪歌姬(林鵬)。歌姬下了藥湯,并解衣歌舞助興,唱的正是這首《詩經(jīng)?衛(wèi)風?有狐》。那場戲不長,在劇情上似乎可有可無,但細究起來很有意思:
●歌姬下藥湯,原意是想迷翻梁兵,因為梁兵戴著衛(wèi)太子的將盔,而歌姬的親人都死于衛(wèi)太子的連年征戰(zhàn);她選唱《衛(wèi)風》,也是以為梁兵是衛(wèi)將。
●這首《有狐》,是女向男求愛的情歌,說良人雖貧無衣褲,但自己仍然愛他。當時梁兵正是衣衫襤褸,此曲正是十分應(yīng)景的挑逗;而同時也是質(zhì)詢:為什么你是衛(wèi)將,卻穿乞丐裝?可惜對牛彈琴,梁兵哪里懂得這些?
●梁兵聽不懂的,衛(wèi)太子卻聽得懂。他認定歌姬是衛(wèi)人,所以當歌姬捧湯近前時,低聲向她求救。歌姬本意就是想救他,但見他此舉,卻說:“這湯本來不想給你喝的。”于是灌他喝湯。
●可能由于對兩人身份琢磨不透,所以歌姬沒有加害他們,只是在衛(wèi)太子耳邊說了句“報應(yīng)”。這兩個字,最后才由衛(wèi)太子道出,輝映著掛在許愿樹上的“太平”。而“報應(yīng)”就是,怕死的梁兵以身殉國,而不怕死的衛(wèi)太子,卻投降秦國;從此天下太平。
(另一說,《有狐》是妻子懷念久役不歸的丈夫。歌姬在許愿樹山崖再唱此曲,應(yīng)是此意,借以呼應(yīng)和平的主題。故而前者妖冶,后者超然出塵。)
二
不僅如此,這部“成龍電影”竟向剛?cè)ナ赖娜指裰戮矗@比成龍大哥上百家講壇講《詩經(jīng)》,更讓我驚詫。尤其是那場夢境:梁兵在跟麥田一樣黃澄澄的油菜花地里,喜悅地奔跑,突然油菜花叢中,閃出他曾救過的小乞丐,拿箭指著他,將他射倒……那個小乞丐是片中象征意味很濃的符號,出現(xiàn)了好幾次,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我想成龍大哥借用麥田意象,是想和霍爾頓一樣發(fā)出“救救孩子”的呼聲,畢竟“愛護和平,從娃娃抓起”,成龍大哥甘當“油菜花田守望者”。
除了油菜花田、小乞丐,電影里符號性的東西還很多,有考據(jù)癖的朋友,不妨探討一下其中的深意。比如:
●旗
影片由護旗而始、護旗而終。衛(wèi)軍遭梁軍伏擊,衛(wèi)太子拼死保護衛(wèi)旗不倒,卻被裝死的梁兵偷襲,成了俘虜,故事由此展開。而故事最后,梁兵回到梁國,卻發(fā)現(xiàn)梁國已滅,原本貪生怕死的他,為護最后一桿梁旗不倒,被亂箭射死。
●我爹說
本片中出現(xiàn)頻次最高的臺詞。作為極為重要的隱藏人物,“我爹”能說、能畫、能寫:說話像趙本山,滿嘴跑的都是“老鷹小雞,放在鍋里都是肉”之類,期待有過耳不忘的朋友,整出“我爹”語錄;能畫地圖,其實這地圖本身作用不大,關(guān)鍵為亮出背后“我爹”的書法:太平(在那個時代能寫字的,可不是一般人)。
●挺好的
本片出現(xiàn)頻次第二高的臺詞,“我爹”的口頭禪,其核心思想是“只要活著,挺好的”的亂世生存哲學(xué)。在“我爹”光輝思想的忽悠下,一心想重建大國榮耀的衛(wèi)太子,完成了從“熱血男兒”到“縮頭烏龜”的偉大轉(zhuǎn)變。
●小人物
又一高頻臺詞,衛(wèi)太子的口頭禪,但說得多了,讓人感覺有點生硬,成了強貼的標簽,就為了告訴大家:大哥這次真的只是一個“小人物”哦。
故事的結(jié)局還揭示這樣一個道理:小人物干大人物的事,只能自取滅亡;而大人物有小人物的胸懷,卻能澤被蒼生。
●五畝田
梁兵俘虜衛(wèi)太子,是為了回國換五畝田,種油菜花,過上“農(nóng)婦、山泉、有點田”的幸福生活。
其實,當時的100畝只相當于如今的29.07畝。也就是說,那么帥的衛(wèi)太子,只能換1.45畝的田;原來小人物的夢想,就是想有塊“開心農(nóng)場”。
在一部電影里,安插這么多符號性的東西,成龍大哥是在不斷提醒人們注意他的改變:成龍的電影,也開始有深度了。盡管這個“深度”,早在《英雄》、《墨攻》、《麥田》就被別人探底了,但成龍大哥還是找到了一個不錯的視角,發(fā)掘了一個不錯的“新人”(王力宏),加上成龍電影一貫的打斗、搞笑元素,即使拋開那些符號、深度,也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賀歲片。
三
看電影,最怕孩子多。今年的賀歲檔,竟撞上了三次“小鬼當家”:《喜羊羊和灰太狼》自不必說,另兩部則是成龍的《鄰家特工》和《大兵小將》。或許在小朋友眼里,成龍大哥就跟灰太狼一樣可愛吧。只是《鄰家特工》里,56歲“灰太狼”的插科打諢,多少讓我有點心酸。
我常常將成龍的電影混淆,因為每部電影是那么相似,成龍老是那個成龍。所以,我對成龍大哥這次的勵精圖治,先給以3顆星的支持。
1顆星給片中的兩位佳麗:林鵬和新七小福中的徐冬梅。林鵬的兩段歌舞很驚艷,但在劇情上,似乎可有可無。徐冬梅演的是蠻族女將,因此除了哼哼哈哈就沒像樣的臺詞,但扮相充滿野性美,很讓人心癢癢。
還有1顆星,要給王力宏。作為歌壇天王,王力宏在電影上的表現(xiàn)卻乏善可陳,慘到要去拍三級片《色戒》。但這次他演的衛(wèi)太子,不著華服,卻氣質(zhì)雍容、從容淡定,“龍-王組合”也配合默契,34歲的王力宏,總算被成龍大哥領(lǐng)上道了。
四
本片的背景設(shè)定在戰(zhàn)國末期,衛(wèi)、梁交戰(zhàn)。這有悖歷史常識。因為,春秋戰(zhàn)國800年,衛(wèi)國一直很弱小,幾次被滅,都是在別國幫助下復(fù)國。正是因為它實在太弱,秦始皇后來都懶得滅他,一直到秦二世廢掉衛(wèi)君角(就是片中的衛(wèi)太子),衛(wèi)才算正式亡國,這時距秦朝統(tǒng)一天下已經(jīng)12年了。像衛(wèi)國這樣弱得不能再弱的國家,要說它有稱雄天下的野心,真是扯淡了。而當時的梁國,指的是戰(zhàn)國七雄中的魏國(因定都大梁,別稱梁國),不知比衛(wèi)國要強大多少倍。
當然,對于這樣一部好看的電影,這點硬傷只能算是吹毛求疵。
無錫日報:http://www.wxrb.com/501/pdzx_mspd/201002/t20100224_714554.html
河北青年報:http://www.hbqnb.com/news/Html/HqKulturSimple/2010/223/102235619423220986.html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