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奧諾拉的告別》是由保羅·塔維亞尼執(zhí)導(dǎo),保羅·塔維亞尼編劇,法比齊奧·費拉卡尼,馬特奧·皮蒂魯?shù)俚让餍侵餮莸膭∏?電影。
《萊奧諾拉的告別》是一部由保羅·塔維亞尼執(zhí)導(dǎo)的電影,于2013年上映。這部電影是對意大利作家路易吉·皮蘭德洛的致敬,講述了他的骨灰從羅馬轉(zhuǎn)移到西西里的故事。電影通過回顧皮蘭德洛的生平和作品,展現(xiàn)了意大利歷史和電影發(fā)展的變遷。塔維亞尼在電影中運用了新聞片段、業(yè)余電影和新現(xiàn)實主義的片段,以及皮蘭德洛的小說《萊奧諾拉的告別》的片段,展現(xiàn)了皮蘭德洛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思考。這部電影不僅是對皮蘭德洛的致敬,也是對意大利文學(xué)和電影的致敬,展現(xiàn)了塔維亞尼對文學(xué)和歷史的熱愛和關(guān)注。
《萊奧諾拉的告別》別名:別了,萊奧諾拉,萊奧諾拉·阿迪奧,再見,萊昂諾拉,兩個告別皮蘭德婁的角色(港),萊奧諾拉的告別 Leonora Addio,于2022-02-15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意大利。時長共90分鐘,總集數(shù)1集,語言對白意大利語,最新狀態(tài)HD。該電影評分7.1分,評分人數(shù)549人。
《萊奧諾拉的告別》是一部關(guān)于維多利奧和保羅·塔維亞尼兄弟的電影。故事發(fā)生在維多利奧去世三年后,保羅回到了他們共同的職業(yè)生涯的起點。電影采用了西西里劇作家的視角,通過展示骨灰從羅馬到西西里的旅程,回顧了戰(zhàn)后意大利和電影歷史。電影的標題可能來自于一部1910年的小說,但與嫉妒無關(guān)。相反,電影聚焦于皮蘭德羅本人,特別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電影將文學(xué)、歷史和電影融為一體,類似于塔維亞尼的其他作品《凱撒必須死》。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本文刊載于《環(huán)球銀幕》2022年4月刊,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
維托里奧和保羅·塔維亞尼是備受尊崇的意大利導(dǎo)演兄弟。2018年,維托里奧逝世,保羅獨自執(zhí)導(dǎo)的《萊奧諾拉的告別》入圍了今年的柏林電影節(jié)。盡管影片在主競賽單元未能獲獎,但卻讓影評人們心緒難平、熱淚盈眶,他們將費比西獎送給了保羅。《國際銀幕》評述本片是“遲暮之年的電影作者進入哲學(xué)神殿的重要聲明”;《好萊塢報道者》也稱本片是一部“怪而迷人的珍寶”,它“展示一個藝術(shù)家從影七十年后懷舊、傷感但又頑強的靈魂”。
1977年獲金棕櫚獎(《我父我主》),2012年獲金熊獎(《凱撒必須死》), 塔維亞尼兄弟早已不需要用什么去證明自己的地位。 正因如此,耄耋之年的保羅·塔維亞尼再執(zhí)導(dǎo)筒,向我們展示的不是言說生命和歷史之沉重的野心,而僅僅是對兄長的無盡思念。電影以一行致獻作題來開場:“獻給我的哥哥維托里奧”——在這部基于意大利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皮蘭德婁的生平和作品所創(chuàng)作的電影中,保羅自一開始就不打算掩飾他傾注于這個故事中的深情。
我父我主 (1977)7.71977 / 意大利 / 劇情 / 保羅·塔維亞尼 維托里奧·塔維亞尼 / 奧梅羅·安東努蒂 薩韋里奧·馬爾科尼
凱撒必須死 (2012)7.82012 / 意大利 / 劇情 / 保羅·塔維亞尼 維托里奧·塔維亞尼 / 薩爾瓦多·斯特里亞諾 柯西莫·雷加
90分鐘的影片被分成兩個段落。前60分鐘以黑白色調(diào)中講述了皮蘭德婁的身后事:這位曾經(jīng)投誠于法西斯、后又與其決裂的作家于1936年去世,墨索里尼給了他一個盛大的法西斯式葬禮。然而, 皮蘭德婁的遺愿是將自己的骨灰撒在西西里島上的阿格里琴托附近的海中。十年之后,一位來自阿格里琴托的議員終于要完成這個未竟的任務(wù),他要運送皮蘭德婁的骨灰從羅馬回到西西里,了其夙愿。
當議員把皮蘭德婁的骨灰揚向天空、撒入大海時,電影從黑白轉(zhuǎn)為了彩色,我們看到了第二個段落——故事來自于皮蘭德婁在去世前20天開始寫作但未完成的短篇小說《釘子》,靈感是他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則新聞:一位從意大利少年被父親強制從母親身邊帶走,移民去了美國,成為了紐約一家意大利餐廳中的服務(wù)生。但他終究無法對抗心中的焦灼難解的鄉(xiāng)愁,在一些未明的契機下,他用一根粗長的釘子殺死了游樂場上的一個小女孩……
作為一個以文學(xué)性著稱的電影作者,保羅此番拼接這樣兩個段落在一起,實則有著更難盡的深意。這是自1984年的《卡奧斯》和1998年的《你在笑》之后,保羅·塔維亞尼再一次將皮蘭德婁的作品搬上銀幕。實際上,塔維亞尼兄弟在拍攝《卡奧斯》之前就已經(jīng)構(gòu)思好了這個運送骨灰的故事,但當時由于資金問題,項目一直被擱置。幾十年后,保羅將它重新拾起,用電影向這位作家致敬,向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致敬,也以此寄托自己對哥哥無盡的哀思。
你在笑 (1998)6.91998 / 意大利 / 劇情 / 保羅·塔維亞尼 維托里奧·塔維亞尼 / 安東尼奧·阿爾巴內(nèi)斯 Giuseppe Cederna
保羅·塔維亞尼在采訪中說,《釘子》這個故事沒有寫完,而皮蘭德婁也是在“未完成”的狀態(tài)中離開的。這種狀態(tài)或許沒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壯,卻也代表了長者心中無法彌合的情感裂痕。在保羅看來,《萊奧諾拉的告別》就是屬于塔維亞尼兄弟的那部未完成的作品。
影片黑白轉(zhuǎn)彩色的設(shè)計也由此具有了更多的闡釋空間。身為“作者”的皮蘭德婁可能會在歲月長河中慢慢褪色,直至被人遺忘;但他的“作品”卻能永葆鮮麗,在銀幕上持續(xù)發(fā)光。保羅·塔維亞尼把這種不朽的情懷移植在兄長和皮蘭德婁身上。對于電影人來說,這就是那個最原初、最永恒的愿望,也是最深沉、最崇高的獻禮。
(編輯/曹锎)
Copyright ? 2020-2025 m.hhscjgc.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