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音樂會》是由毛不易,袁婭維,周筆暢,楊千嬅,陳鴻等明星主演的真人秀綜藝。
《一個人的音樂會》節(jié)目由騰訊新聞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lián)合出品。一位知名音樂人為一個普通人獻唱,用一場“一個人的音樂會”向他的生活致敬。
《一個人的音樂會》別名:SINGFORYOU,于2021-06-07在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單集時長15分鐘,總集數(shù)8集,語言對白普通話,該綜藝評分0.0分,評分人數(shù)192人。
吳宗憲,吳姍儒
曾國城,陳喬恩,夏于喬,阿基師,鄭堅克,殷琦
楊冪,大張偉,許凱,周筆暢,彭昱暢,張宥浩
何炅,檀健次,李雪琴,王鶴棣,丁程鑫,楊迪,吳澤林,葉童,侯佩岑,王珞丹,李晟,張小婉,祝緒丹,管樂,羅予彤,宋妍霏
沈騰,馬麗,艾倫,常遠,黃才倫,許文赫,劉同,馮滿,朱博巖,白客,陳鶴一,范丞丞,馮秦川,龔俊,郭祥鵬,胡先煦,黃渤,賈冰,李海銀,林一,劉思維,毛曉彤,彭昱暢,喬杉,宋小寶,馬嘉祺,丁程鑫,宋亞軒,劉耀文,張真源,嚴浩翔,賀峻霖,宋妍霏,陶亮,王成思,王建華,王智,許吳彬,楊超越,尹正,于洋,張一鳴,章若楠,趙小棠,周大勇,莊達菲,左凌峰
黃圣依,鄧傳理,陳夢,逢敏,程瀟,梁愛群,李嘉格,薄永霞
撰文 / 王擊凡
“旁人從不贊同,連情理也不容,仍全情投入傷都不覺痛!如窮追一個夢,誰人如何激進,亦不及我為你那么勇……”
收錄在楊千嬅2002年《M vs M 上半場》專輯里的《勇》,自發(fā)表十九年以來,曾經(jīng)為無數(shù)聽眾“漸軟的雙臂”,注入過“從來沒有的力氣”。但即使是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華語天后楊千嬅,2021年夏天在上海這一次演唱《勇》的經(jīng)驗,無疑是最難以忘懷的。
在臺上唱了成千上萬次的《勇》,這卻是楊千嬅第一次遇到如此特別的狀況:臺上沒有樂隊,也沒有舞蹈員;臺下沒有媒體記者的長槍短炮,也沒有舉著燈牌跟熒光棒的粉絲……TME live的《一個人的音樂會》,表演者只有一個人,觀眾也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的音樂會》,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唱給另一個人聽”。歌手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壇,以自己的歌,向平凡人的生活致敬。在《一個人的音樂會》里卸下光環(huán)之后的藝人,更真實,更有人間煙火氣,同時也展露出他們與別不同的另一面。
TME live愛心現(xiàn)場《一個人的音樂會》,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與騰訊新聞聯(lián)合出品的全新系列節(jié)目,前三期分別找來了毛不易&外賣小哥、袁婭維&藝考生、周筆暢&北漂女孩這三組嘉賓,對應當下現(xiàn)實,給不同群體的素人打氣。
醫(yī)護人員長期奮戰(zhàn)在一線,救死扶傷、無畏無懼的勇氣,一直都是我們最贊賞的一點。但除了外在的部分,我們是不是可以更關注一下醫(yī)護人員的內(nèi)心世界呢?《一個人的音樂會》的第四期,節(jié)目組就選擇聚焦于一位33歲的“滬漂”醫(yī)生:夏燁。
夏燁是楊千嬅的忠實歌迷,曾經(jīng)搶過楊千嬅世界巡演廣州站的演唱會門票(卻失敗告終),開車的時候也很喜歡播楊千嬅的歌。朋友之所以代夏燁報名參加《一個人的音樂會》,也是希望楊千嬅能用她的音樂,為正處于失戀期的夏燁醫(yī)生“療傷”。
夏燁也可能是TME live《一個人的音樂會》錄制四期以來,行程最匆忙的一位嘉賓。平常的演出,一般都要遷就藝人的檔期跟時間;但身為醫(yī)生的夏燁,在節(jié)目錄制中途,接到來自醫(yī)院的緊急電話后,留下一句“那我就先離開了好嗎?”,就匆匆離場了。
就像那句俗語“能醫(yī)不自醫(yī)”,白衣天使可以治療病人身體上的生理傷痛,卻很難自我療愈內(nèi)心深處的心理傷痛。在這個時候,音樂的療愈力量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像《勇》這樣的正能量情歌,無論在什么時候聽,都能帶來慰藉人心的安定力量。
楊千嬅&夏燁的“結(jié)對子”,還有一個有趣的巧合。在入行參加歌唱比賽之前,楊千嬅曾經(jīng)當過護士(她還是正兒八經(jīng)的護士學校畢業(yè)生)。當“前護士”遇上現(xiàn)役醫(yī)生,放在疫情的大時代背景之下來理解,也使得這場《一個人的音樂會》更顯厚重。
在《一個人的音樂會》上,遇上夏燁醫(yī)生的楊千嬅,也感慨地談起了自己早年當護士的經(jīng)歷:“護士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當時每一秒鐘,都不知道下一分鐘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做護士會遇到很多突發(fā)的狀況,面對很多生離死別,精神壓力很大。”
醫(yī)護人員身上肩負的職責與使命,讓夏燁不敢掉以輕心,因此也疏忽了與戀人之間的關系。給病人解說病情時可以不厭其煩,但女朋友感冒時,卻只懂得讓她“多喝熱水”。夏燁坦言:“我把更多的耐心給了病人,但爭吵、牢騷,都留給了最親的人。”
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坦誠溝通,讓音樂成為溝通的橋梁,也是《一個人的音樂會》背后的社會意義。對于夏燁遇到的溝通難題,楊千嬅也有自己的看法:“當護士,是我性格上的一個基礎。讓我學會怎樣跟人溝通,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我很珍惜。”
楊千嬅的這段護士生涯,讓她特別能理解醫(yī)護人員心中隱藏的這份脆弱。外表越是堅強的人,內(nèi)心可能正經(jīng)歷著一場看不見的驚濤駭浪。這些無形的心理壓力,其實是每位醫(yī)護人員都正在真實面對著的。正如夏燁醫(yī)生所言,很多時候,他都想放棄當醫(yī)生。
但是,當每一次有病人治愈出院、跟他握手說“謝謝醫(yī)生”的時候,每一次病人來醫(yī)院復診、跟他說“夏醫(yī)生我又來看你了”的時候,夏燁又會重新找到最初選擇當醫(yī)生的初心。在《一個人的音樂會》,夏燁告訴楊千嬅:“我們就是靠這一口氣吊著命。”
每一個為了生活努力打拼的平凡人,都需要找到這樣的“一口氣”,才能繼續(xù)勇敢地奮戰(zhàn)下去。對于熱愛聽歌的聽眾來說,音樂,就是讓他們得以續(xù)命的“一口氣”。《勇》這樣的歌,就像夏燁說的,是“茫茫人海中看不見的光”,讓很多人有勇氣活下去。
2.失戀者&過來人
楊千嬅來滬錄制這一期TME live《一個人的音樂會》時,剛好也是臺風“煙花”快將抵達上海的期間。無論是整個城市,還是在失戀者夏燁的心中,都正醞釀著一場山雨欲來的狂風暴雨。與相愛七年半的女友分開,是夏燁目前邁不過去的一個坎兒。
夏燁大學畢業(yè)時,還沒有想好未來的職業(yè)去向。女友的一句“我希望你留在上海”,就決定了夏燁接下來的命運軌跡。但平淡如水的七年之癢、共同話題的日漸缺失、遍地雞毛的日常零碎,逐漸摧毀了這段愛情的根基。“分不分開,就看誰先講。”
身為醫(yī)生的夏燁,理性地用醫(yī)學上的“心電圖”,來形容跟前女友的關系:“如果心電圖是風平浪靜的一條直線的話,人就已經(jīng)死掉了。心電圖還在波動的時候,人還是正常地活著。但當兩個人不愿意交流,就像心電圖變成一潭死水,預示著分開的結(jié)局。”
身邊的朋友都很擔心夏燁的狀態(tài),希望楊千嬅的《勇》,能幫助他勇敢地走出來。作為一位曾在情場上披荊斬棘的“過來人”,楊千嬅其實很懂夏燁現(xiàn)在的苦況。當年《可惜我是水瓶座》的“拿來長島冰茶換我半晚安睡”,正是楊千嬅失戀時的真實寫照。
回望過去那些曾經(jīng)為了失戀而痛哭買醉的傷痛歲月,“過來人”楊千嬅的心態(tài)是:一切,都不過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失戀發(fā)生的時候,當然是挺痛苦的。但現(xiàn)在的我可以說得比較輕松,因為我已經(jīng)中年了(哈哈)。我覺得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去經(jīng)歷。”
一千個觀眾心目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很多樂迷都覺得,《勇》是鼓勵大家要勇敢去愛,但對于正面對失戀的夏燁來說,《勇》反而有了一個全新的解讀角度:“我覺得這首歌就像是在說,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了感情,但最后并不是一個很好的ending。”
為夏醫(yī)生獻唱完《勇》之后,楊千嬅也以“過來人”的身份鼓勵夏燁,要學會去好好體驗這一刻的心情,并試圖從中學到一些什么:“如果這個感情,能夠令你更加了解自己,或者讓你懂得該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自己的時候,失戀也是挺有價值的。”
只有極其幸運的人,才有機會跟初戀情人白頭偕老。大部分的癡男怨女,都要在每一段不同的戀愛當中,修讀自己的愛情學分。楊千嬅說,走到現(xiàn)在這個年紀,經(jīng)歷過各種各樣的愛情片段之后,當她現(xiàn)在有了家庭、丈夫與孩子,她終于明白到了這一點。
與曾經(jīng)的親密愛人分手、彼此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也并不意味著,雙方就不能繼續(xù)當朋友了。楊千嬅與舊愛鄭中基多次同臺頒獎、合唱,成全了娛樂圈的一段佳話;對于夏燁來說,如何接受前女友變成好友的這個“新設定”,他還在適應當中。
相愛七年,對于人的一生來說,當然不算一段短的時間。那份感情在歲月里,其實已經(jīng)從“愛人”升華到“家人”的狀態(tài)了。《勇》也讓夏燁明白到一件事:即使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變得“不一樣了”,但他仍然可以“自愿扮作英雄,去保護你”。
夏燁的失戀故事,讓楊千嬅感觸良多:“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天生一對這回事。天生一對,是需要去努力、去付出的。如果你能從遺憾當中認清自己,或者是改善自己不好的地方,然后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所有的這些遺憾,反而會成就你將來的幸福。”
在港劇《愛我請留言》里,宋柳娟一角在電單車上唱著《勇》,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真愛:“勇,就有的了!”楊千嬅用《勇》來鼓勵夏燁勇敢走出情傷,其實亦是在鼓勵所有TME live《一個人的音樂會》的觀眾,只要愿意鼓起勇氣,你也可以做到的。
3.觀眾最少&淚點最多為每“一個人”而歌,致敬平凡的偉大,這也是TME live《一個人的音樂會》最大的公益意義。雖然《一個人的音樂會》是史上觀眾最少的TME live,卻也是所有TME live里面,淚點最多的一次。每一場《一個人的音樂會》,都很能觸動我們的淚腺。
目前,總共八期的《一個人的音樂會》已經(jīng)“溫暖過半”,毛不易、周筆暢、袁婭維、楊千嬅四位歌手的動情演唱,除了讓在場的“一個人”特別觀眾熱淚盈眶意外,也感動了萬千平凡人柔軟的心。這背后,是TME live對市場精準洞察的一個體現(xiàn)。
每一個平凡人的人生,其實都是值得歌頌的史詩。TME live將這些活生生地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平凡故事,提煉而成《一個人的音樂會》的溫柔底色,無論是外賣小哥、藝考生、北漂女孩還是滬漂醫(yī)生的故事,都能讓觀眾從中收獲到許多不一樣的感動。
除了能治愈觀眾,《一個人的音樂會》其實亦是對表演者的一種療愈。疫情讓線下演出接近停擺,很多歌手也都因此而失去了表演的舞臺。身為一名表演工作者,最渴望的當然還是能跟觀眾有一個面對面的直接溝通,就像《一個人的音樂會》這樣。
完成了《一個人的音樂會》之后,周筆暢感慨地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專門為了一位觀眾,而準備一整場的演出。而夏燁醫(yī)生分享的失戀心情,也讓楊千嬅的《勇》,展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深刻意義。這就是TME live與歌手、歌曲之間的相互成就。
再好的歌曲、再優(yōu)秀的歌手,也都需要一個能充分展示的舞臺與平臺,才有機會發(fā)光發(fā)熱。透過TME live《一個人的音樂會》如此創(chuàng)新的音樂演出形式,無論是歌手、還是唱片公司,或許都從中發(fā)掘到了一條音樂宣發(fā)、歌曲推廣的全新思路。
TME live《一個人的音樂會》里這些栩栩如生的真人真事,反過來也會反作用于這些歌本身,實現(xiàn)“讓好歌被更多人聽見”的功能。“一個人”的真實故事,除了可以讓音樂作品擁有更具象的表達,同時也更容易令聽眾對歌曲產(chǎn)生深層次的情感共鳴。
像《一個人的音樂會》這樣,完全打破、顛覆了國內(nèi)音樂演出形式的“創(chuàng)舉”,其實TME live一直都在不斷探索。
而在TME live、騰訊新聞、新浪音樂的聯(lián)合宣推助力之下,《一個人的音樂會》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的影響力,也傳遞到了更多不同的受眾領域。
“聲愈人心,為平凡而歌”,這是TME live《一個人的音樂會》致力于實現(xiàn)的其中一個目標。
正如楊千嬅在《勇》里唱的:“渴望愛的人,全部愛得很英勇!”所有參與《一個人的音樂會》的歌手,也都在努力地“以歌渡人”,用音樂來“渡”更多的平凡人。
在一個充滿了“儀式感”的場合,一首歌、一位音樂人、一個普通人、一場“面對面”的演唱會,這就是《一個人的音樂會》感動萬人的必殺技。我們都很期待,接下來四期的TME live《一個人的音樂會》,會帶來更精彩的音樂,以及更動人的生命經(jīng)驗。
微博:@王擊凡 / @豁達電影
公眾號:豁達音樂時代 / 豁達電影
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
Copyright ? 2020-2025 m.hhscjgc.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