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上線!老師好》是由杜海濤,靳夢佳等明星主演的脫口秀綜藝。
《叮咚上線!老師好》是一檔互動知識分享節(jié)目,于2020年7月27日起每周一至周四晚19:30在湖南衛(wèi)視播出。 節(jié)目打造全新的全年齡青春課堂,一批有顏有型又有才的老師將上陣,挑戰(zhàn)趣味性知識輸出。
《叮咚上線!老師好》于2020-07-27在芒果視頻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單集時長40分鐘,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tài)更新至2020-10。該綜藝評分0.0分,評分人數(shù)290人。
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文/葉秋臣
芒果臺的新綜藝《叮咚上線!老師好》是一檔知識分享類節(jié)目,每一期的時長都差不多半小時左右,葉秋臣在空閑時間就能刷上一集,涉及到的領域也挺廣泛。
有時候會請明星來講一堂音樂公開課,比如他們請了龔琳娜老師來給大家進行分享和教授;有時候也會探討一些當下的熱門話題,比如儲殷老師講的那一期關于直播帶貨的內(nèi)容;有時候還能戳一戳當下年輕人的痛點,比如薛兆豐提到的脫單經(jīng)濟學;有時候則是偏重理論和實際一些的知識,諸如普及國樂之美,或者是向大家介紹趣味的冷門小常識“打呼嚕是否會影響顏值”。
閑來無事的時候刷上一集,時間也不算太長,觀點又拋出得很快,再進行一些自己的思考,還挺不錯。
不過在這么多的話題里,葉秋臣今天最想談的,是9月8日這一期節(jié)目中,沈奕斐教授提到的原生家庭影響問題。
其實關于“原生家庭是原罪嗎”這個問題,近些年由于影視劇中提及的次數(shù)變多,因此帶火了原生家庭這個詞匯。它開始慢慢被大家發(fā)現(xiàn)和討論,也有許多人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不過雖然這么多人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但我很少能夠從心底全盤接納和認同,因為他們的話語和文字中或多或少帶有一些偏激的成分,主觀色彩也比較濃厚,又或是希望引導讀者并煽動情緒而刻意制造了完全不相容的矛盾點。
但沈奕斐教授在節(jié)目中所說到的觀點,葉秋臣與她的看法幾乎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沈教授的觀點都有哪些——
1.不是所有問題,都應該讓原生家庭來“背鍋”
我們之所以產(chǎn)生了“原生家庭是原罪”的看法,是因為在影視劇作品里可能只展現(xiàn)了其不好的一面,比如《都挺好》里的蘇明玉媽媽,《安家》里的房似錦媽媽,《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媽媽,以及《以家人之名》中的凌霄媽媽。
以上這四位奇葩媽媽,相信不用葉秋臣過多介紹,追劇的朋友們也已經(jīng)對她們的所作所為早已了然于胸了。
所以很多人在接觸這個概念時,似乎已經(jīng)將其視作了帶有貶義成分的詞匯,并且看到的多數(shù)是負面的例子,提到這個問題時就不免會產(chǎn)生不自知的厭棄情緒。
但其實全天下的母親并非都是這樣的狀態(tài),每一個原生家庭帶來的也并不都是負面的影響,比如韓劇《請回答1988》。
葉秋臣曾專門為這部作品中的媽媽們寫了一篇長文,作為母親節(jié)的特稿,重點分析了豹子女士、善宇媽媽、德善媽媽和東龍媽媽的不同,雖然她們都算不上是完美媽媽,工作忙碌時可能顧不上家庭,遇到急事時會慌亂不已,也有偶爾的偏心,做事時難以避免地“厚此薄彼”,但本心都是深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們,這與沈教授談到的“知道父母是愛你的”觀點相同。
任何一個問題的出現(xiàn),都是不同權重下雙方各自問題的一種體現(xiàn)。
如何解決,如何平衡好一個“度”,如何能夠正確選擇,成為了我們下文要討論的重點。
2.如何面對“為你好”式的親情綁架,答案其實很簡單
有時候我們會把兩代人之間溝通不暢的問題簡單稱之為“代溝”,卻沒有仔細思考代溝是如何產(chǎn)生以及如何去化解的。
時代不同,會帶來認知的差異。
沈教授提到過去大家認為“謙虛是美德”,但到了如今可能“過度謙虛就會顯得虛偽”一樣,教育方式也需要跟著時代去改變,不能盲目去拿自己過去的框架為標準,以此來套牢孩子的自由和發(fā)展。
我們需要一個“突破時代局限的未來新規(guī)范”,而方法和答案說起來都很簡單,但卻是易學難做,那就是“改變”。
在《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與她母親的關系是比較值得去探討的點。
為了逃離母親對她的控制和一再的否定,齊明月甚至在高考時少填一張答題卡,來試圖掙脫這種令人窒息的束縛。
而兩人在一場激烈的爭吵中,齊明月媽媽還是說出了那句聽到耳朵長繭的觀點“我都是為你好”。
齊明月同時也回應了我們意料之中的答案“這不是我想要的”。
一個是瘋狂地施壓給予,一個是被迫地強忍承受,在達到某個臨界值時就會爆發(fā)。
那些家長們所謂的犧牲和努力,都會適得其反。
在齊家母女的這個問題上,齊明月需要做的是盡早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雖然面對強勢的母親可能很難,但沒有邁出第一步的話也不會有任何改善;齊母最需要做的是與自己和解,而不是盲目地去逼迫壓榨和埋怨丈夫與女兒,否則最后只可能落得什么都失去的下場。
唐燦的母親也有些相似相仿的成分,從小逼著她做演員拍廣告賺錢,但最后也是讓女兒走上了并不如意的道路,反而還要責怪她抱著明星夢是一種不切實際。
凌霄其實也是如此,在母親那里承受的壓抑和痛苦,讓他需要把李尖尖當成是情緒釋放的港灣,這個姑娘也成為了他在親情和愛情上的重要寄托。
反觀譚松韻飾演的李尖尖,雖然她的父親李海潮只開了一家面館養(yǎng)大了三個孩子,但李尖尖卻是在家庭生活里最幸福的一個,而本質(zhì)原因除了長輩本身的為人和性格之外,重點就在于他們之間的“溝通”。
沈教授提到了這一點,但葉秋臣認為說得還不夠透,再透徹一些應該是雙方都有在溝通后改變的“義務”,而不能是一方強壓著另一方去單一地指責和修改。
“我們不如改變”里的這個“我們”,指的不單單是孩子,還有教育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本身也是他們進行二次成長的重要契機。
“溝通”不是“吵架”,情緒激烈的時候大家都會說一些氣話,但解決問題不能靠冷戰(zhàn),而是心平氣和理性分析。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需要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diào)整,孩子也應該懂得家長出發(fā)的立意并協(xié)調(diào)出一個盡量兩全其美的答案。
可能固執(zhí)這件事,是所有人骨子里的東西,很難徹底根除。但原生家庭畢竟是生命里無法徹底脫離的存在,與其讓它給自己添堵,不如大家“各退一步”,方能“海闊天空”。
3.衡量一個人,其實已經(jīng)不再有“統(tǒng)一標準”
沈教授提到的,關于新時代下的標準問題,葉秋臣表示非常贊同。
可能轉(zhuǎn)變觀念很難,但大家都能意識到如今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早已不再是一味套用過去的觀點了。
舉個例子,可能過去家長們認為玩電子游戲就是不務正業(yè),但現(xiàn)在電競行業(yè)已然做得風生水起。
在《都挺好》中,曾經(jīng)蘇明玉的職業(yè)也被認為是一個簡單的銷售人員,是老一代人心中并不怎么體面的工作,但她最后還是憑借自己的奮斗和努力做了高管,賺了許多的錢,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是行的。
新時代下,成功的標準早已不再單一,正如沈教授所說,我們進入了一個“無標準”的世界,朝著自己的方向堅持,只要不是盲目的付出,總會收獲一個不悔的未來。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總會有不如意,但一味消沉絕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
所以沈教授還有一個說法也是我個人非常贊同的,那就是不要給自己貼太多的負面標簽,因為只有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才是面對問題的前提。
4.如果努力沒有用,那么適當?shù)摹皵嗌犭x”很重要
其實在最后,葉秋臣還想補充一點,就是沈教授沒有提及的“斷舍離”問題。
當然我們不會全部遇到像樊勝美媽媽、房似錦媽媽、蘇明玉媽媽和凌霄媽媽這類的奇葩母親,但萬一遇到了,那么在解決方法上,就不要完全令自己陷入困局。
樊勝美媽媽將女兒當成賺錢的打工機器來填補自家兒子的窟窿,房似錦媽媽幾乎將女兒當成了提款機一味索取不知感恩,蘇明玉媽媽則是過于偏心幾乎將女兒視作無物,如果嘗試了溝通和協(xié)調(diào)卻完全沒有效果,那么“斷舍離”就是最好的答案。
生命里有許多不可承受之重,人也無法一輩子活在壓迫中不知反抗。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的義務,但自己卻沒有因此而被無限壓榨的義務。
影視劇作品可以幫助我們?nèi)シ治龊退伎荚跇O端情況下的選擇,卻不能代替所有人找到自己心中最認同的觀點。
對于原生家庭產(chǎn)生的影響和問題,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并不能盲目去歸結其為一種“原罪”。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y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yè)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zhuǎn)發(fā)評論—
Copyright ? 2020-2025 m.hhscjgc.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