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之子們在沙丘上歌唱》是由石黑恭平,櫻美勝志,橋本敏一,村田尚樹,小林孝志,森義博執(zhí)導,橫手美智子,梅原阿比編劇,花江夏樹,石見舞菜香,梅原裕一郎,島等明星主演的動畫,動漫。
故事發(fā)生在砂刑歷93年。一艘名為“泥鯨”的漂泊船上,生活著513名居民。他們分為兩個種族——擁有超能力的“印族”,以及沒有超能力的“無印族”,相比于印族,無印族擁有更長的壽命。某一日,一個名為莉柯絲(石見舞菜香配音)的少女被一位名叫查克羅(花江夏樹配音)的少年發(fā)現(xiàn)在了廢墟之中,當男孩遇見女孩,命運的齒輪開始了轉(zhuǎn)動。 莉柯絲開始了在泥鯨的生活。德高望重即將成為下一任領(lǐng)導人的斯沃(島崎信長配音)、對島嶼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的奧尼(梅原裕一郎配音)、天真可愛不諳世事的薩米(金元壽子配音),在島上,每一段相遇都會交織出一段新的樂章。
《鯨魚之子們在沙丘上歌唱》別名:泥鯨之子們在沙地上歌唱,Children of the Whales,鯨魚之子們在沙丘上歌唱 クジラの子らは砂上に歌う,于2017-10-08在天空視頻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日本,單集時長24分鐘,總集數(shù)12集,語言對白日語,最新狀態(tài)完結(jié)。該動漫評分7.0分,評分人數(shù)1438人。
瀨戶麻沙美,齊藤壯馬,麻倉桃,浦和希,興津和幸
日向未南,天海由梨奈,古賀葵,青山吉能
福山潤,本渡楓,青木志貴,富田美憂,中井和哉,茅野愛衣,宮內(nèi)敦士,山下大輝,榎木淳彌,江口拓也
小市真琴,菲魯茲·藍,Lynn,關(guān)根明良,高橋李依,堀江瞬,熊田茜音,松井惠理子,杉田智和,明坂聰美,土岐隼一,永冢拓馬,石見舞菜香,津田美波,森久保祥太郎,宮本充
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這部動畫片是netflix上發(fā)現(xiàn)的,一下就被它唯美的畫風吸引。我一直很喜歡水彩畫,而水彩正是這部動畫片繪畫風格的一大特點。觀看的同時我一直在想,他們是不是特地專門做了一個水彩濾鏡來渲染這個效果。之所以很贊賞水彩風格的運用并不是因為單純的喜歡水彩畫,而是水彩確實是最為契合這部動畫片的一種藝術(shù)手段。出于好奇我去翻了原著漫畫,發(fā)現(xiàn)原著漫畫其實未有任何水彩的影子,只是比較精湛細膩的正常風格而已,所以水彩其實是動畫僅有的。為什么說水彩契合主題是因為整個世界都是在砂上的,而水彩紙有那種獨有的沙礫感。說句僑情的話,其實撫摸水彩紙是一種很舒適的感覺,尤其越好的紙越重,越有那種沉淀感,比如300克的,300克好的品牌的水彩紙摸上去舒服而不粗糙,而紋路也是清楚細膩——正如這部動畫片給我的感覺。我不禁想到了中學時學過的“通感”的修辭,真的,不止一次在觀看動畫片的時候我好像聞到了水彩紙的味道,手指好像在上面劃過,紙張翻過沙沙作響。所以說這部動畫從繪畫藝術(shù)上講我是點十個贊的。矯情完畢。
再來說說動畫片本身。我和前面有的評論者一樣,一開始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來自新世界》,因為我們第一件知道的關(guān)于島上居民的事情就是他們分為有超能力者(占95%)和無超能力者(占5%),可是看下去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完全不一樣。在這座島上,由于因為長壽,無超能力者反而成為了管理者,年過六十者均身居要職,且被告知關(guān)于鯨島的最高機密。擁有超能力者壽命只有短短30多年,他們的超能力大多用做生產(chǎn),除去憲兵團。在這個島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天堂一般的世界, 不僅僅因為它美麗,更因為它的和諧:人民穿著樸素,光著腳丫子嬉笑著,每當送走一名死者大家就十分悲傷,市長盡責的為人民服務(wù),連最不安分的“犯罪份子”(Ouni為首的一群人)其實也沒有任何搞破壞的心,都老老實實躺在牢房里。盡管在災難降臨后有對兄弟顯示出他們一直想罷黜無印記的長老會的想法,但也是極為少數(shù)。
所以,這樣一個完美的世界其實是不存在于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中的。我不想深究作者勾勒的一個如此完美的世界是不是太不“現(xiàn)實”或者“真實”,但是我想,作者主要的用意可能是想探討,當這樣一個封閉但完美的世界被外力無情的撕裂的時候,會發(fā)生些什么?
有幾件事情是引起我的注意和思考的。第一,整部動畫片里幾乎每集人們都在哭,尤其男主,感情極度泛濫。從第三集開始我們不停的目睹劇中人物失去一個又一個對他們來說極為重要的人,在一次痛徹心扉的生離死別后,往往下一次又猝不及防的來臨了。讓我比較傷感的比如Masoh-san的死亡,他的死亡前幾集就埋下伏筆了,而男主有句話很觸動我:“其實早就注意到了,只是不想面對,所以假裝漠不關(guān)心沒有看見。”(我覺得這句話特別真實,我甚至可以聯(lián)想到我自己對待父母的一些態(tài)度,所以很受觸動。)看著一個人慢慢死去是心理上很不舒服的一個過程,且它發(fā)生在大屠殺后不久。所以作者是在極盡所能讓他筆下的人物們經(jīng)歷最悲的悲。但是,同時我們又看到很多的歡笑,還有努力。在潑沙節(jié)上,大家縱情歡笑,男主自問,我們現(xiàn)在這樣開心對于死者是否不好?(這句話也很觸動我。)在面對無比強大幾乎沒有任何勝算的強敵的時候,長老會們決定用集體自殺的方式維護最后的尊嚴,而大部分人選擇了戰(zhàn)斗,即便面對的是絕境。這個泥鯨小島從一開始的完美天堂式的和諧樂章演繹為悲傷,喜悅,絕望,戰(zhàn)斗交織在一起的交響曲。對于我而言,其實后者較前者一定是更真實的,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泥鯨的人物們在磨難中發(fā)現(xiàn),其實這些構(gòu)成了他們生命的意義,而對于我一名觀者來說,他者的苦難和幸福(即便是fictional)使我倒稍稍更能坦然接受我自己的世界。
第二件讓我思考的有趣的事情是無能者與有能者在災難面前的角色。這個問題并不是我看了這部動畫片才有的,我一直有思考這個問題。例如在《泰坦尼克后》里或者在大部分災難片里,一般總是讓孩子和老人以及其他老弱病殘者先安全離開,再是女人,最后才是強壯的男性。強壯的男性不僅負責確保弱者的安全還要負責殿后,一般總是他們被犧牲。我不知道我這么想是不是很功利主義,但是我一直有的問題是:一個社會里最有生產(chǎn)力的群體應該是這群被犧牲的男青年,為什么總是他們犧牲?這個問題在《泥鯨》里也同樣出現(xiàn)了:有能力抗敵的是年輕的印記者,作者很有用意的甚至讓一部分孩子也參加了戰(zhàn)斗,而無印記者由于他們沒有超能力則被保護起來——換句難聽的話說就是用不著做任何事只需要坐享其成。當孩子們用他們的箭射殺了敵人的時候,不僅劇中的大人們皺了眉頭,我也皺了眉頭,相信很多觀者心中都是有所不適的。《泥鯨》的社會里印記者對社會生產(chǎn)力的貢獻一定是比無印記者大的,犧牲的也只是他們,而無印記者卻是管理者。所以在那對兄弟扛出大旗要反對長老會的權(quán)威的時候,他們其實是說出了我心中一部分的疑慮。雖然Ouni把他們的大旗打翻,而我確實也更傾向于擁戴Suoh他們一眾無印記者的管理,因為他們真的很善良,他們想要所有人都獲得最多的幸福,但是我更想說的是,我并不覺得那對兄弟就一定是錯的,邪惡的。生活中我最怕的東西之一就是用道德制高點去否定他人。我認為與其否定不如感化。例如Suoh他們?nèi)绻@得認同,靠的并不能是將那對兄弟“打壓”下去,而應該是用實際行動讓他們感受到Suoh是真心為他們好。好在Suoh也確實是這樣做的,所以作者真的處理的很好,這也是第三點讓我思考且贊賞的地方。
當泥鯨經(jīng)歷過大屠殺后,雖然反抗取得了初步勝利,泥鯨也獲得了航行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未來該怎樣去向。大致的選擇有兩種:一是留在泥鯨上,二是加入スィデラシア聯(lián)合王國。Suoh最好的決定就是公布實情進而讓每個人自己決定。當人們獲知泥鯨的nous吃的是印記者的生命的時候是震驚和受傷的,但丟棄家園一定伴隨著不舍與罪惡感。スィデラシア聯(lián)合王國對于泥鯨而言只是因為同為帝國的敵人而成為盟友,但加入它則意味著放棄自己的身份認同接受它的統(tǒng)治。所以讓每個人決定自己的命運是最好的選擇。我沒有看過漫畫,但是我特別想知道是不是會有第三種選擇,即不離開泥鯨同時探索接觸nous食人生命的詛咒的方法。寫到這里我突然又有點想到自己和很多其他的移民者,在不同的國家居住勢必在某種程度上自己的文化認同會遭受貶斥——在與他人的交談中當別人對中國文化顯示出無知和不屑而自己辯解無力時,確實是失落的。而雖然我想家,但我又很害怕國內(nèi)的很多東西。所以在這個泥沙的世界里,哪艘船上的nous都要吃東西,但是關(guān)鍵是,我們有權(quán)利選擇哪些東西被吃。
看完整部動畫片腦海中停留的最多的畫片并不是那些情感表達的橋段,而是在這個汪洋的泥沙世界中一座孤寂的小島。這個畫面孤寂而美麗,很像現(xiàn)代人的精神狀態(tài),而周圍只是沙子。
Copyright ? 2020-2025 m.hhscjgc.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