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第六期結束的鏡頭是韓小紅繼續(xù)靜坐在密室間良久,嘴角癟住,眼淚含含。幾十分鐘前,關于她坐的那把椅子,權威評判的象征,還起了一支小插曲,夏華一屁股坐下,又不情愿地起來:“她也來啊?“
接著,在一番比無理取鬧還滑稽的辯論后,夏華領著隊員們揚長而去,拒絕接受結局,一向優(yōu)雅的毛戈平居然在夾縫中拋出一句:所以改判吧!一直表現(xiàn)得毫無節(jié)操的姚勁波也順勢跟下去:所以我們這一期也沒有最差隊員!
雖然這樣的戲劇性情節(jié)很有看點,但也難免讓我們唏噓一聲:什么玩意兒?
于是深夜上來吐槽,作為一個觀眾看了六期,有些東西實在也是忍不住:
1、輸贏本身
究竟是把一件事情做到實處重要,還是贏重要,是個問題,雖然有時候這兩個問題也不矛盾。夏華迫切要韓小紅定出目標,就是為了找到靶心,接下來瞄準的事情是她擅長的。但韓小紅拒絕定目標的時候,她懵了,因為她只聚焦在贏本身上,當贏這件事變得沒有標準可衡量的時候,她就無所適從。對她不了解,但猜想是那種只講結果,不管過程的領導,贏了,過程中所有的過錯都可以清零,反之,優(yōu)點也能調轉成缺點。拿馬云的那句話來比照:”贏的人要想自己僥幸在哪里,輸?shù)娜艘胱约褐灰龊媚狞c就能贏“,我想她是從沒想過的。
2、一票否決
關于結果有什么好爭論的,為什么要有一票否決權,這就允許了個人喜好的產生。看看碧水隊的爭論,汪小菲發(fā)布任務的時候,判藍天贏,隊員爭論個不休,汪小菲摔桌子離去,解決評判結局。毛戈平發(fā)布任務那期也是同一個結果,內部又是爭論個不休。當然,關于那期贏的標準,毛戈平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所以就個人喜好怎么了。能不能吸收一下別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充實一下自身的視野?每次對方用了自己沒想到的招數(shù)制勝時,碧水的理由從來都是:這樣的方法誰不會呀?我們不稀罕這么做而已!如果真是這樣,為什么輪到你們自己做任務發(fā)布者時,仍然認定對手更好呢?
3、領導人特質
韓小紅的表現(xiàn)無關口才,關乎性格。她明明有大把的理由攻擊對手,卻留出了足夠的余地。這樣的人,不管嘴上能不能說拎清,心里對自己想要的、想做的是一清二楚。是個實干人才,因而也才會選擇醫(yī)療健康這樣的行業(yè)。如果是夏華這類人去做醫(yī)療健康,滿腦子想的都是干掉對手,恨不得所有的人都進我這家醫(yī)院來治病體檢,一定會變味。另我覺得小紅不單單把她的企業(yè)看做商業(yè)那么簡單,心里想的也不僅是盈利和銷售,基于她本身得過癌癥的經歷,我感到她更關注市場群體的意識,等把大家培養(yǎng)得像吃飯一樣,認為健康體檢是個剛需的時候,企業(yè)和人民不是都Win-Win了么。
4、商業(yè)模式
夏華一直講,企業(yè)家是贏在格局的,從六期有限的容量里我沒有看到她與這個時代息息相關的格局。韓小紅只要按電視解說詞里提的回應:袁岳隊完成了線上引流,線下交易的結合模式,就有足夠的說服力堵住碧水隊。這種模式發(fā)展和完善下去,韓小紅的企業(yè)率先做成健康體檢O2O模式也不是不可能,這難道不是身為一個企業(yè)家最愿意看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商業(yè)模式嗎?反而什么私享會,已經是一種成熟套路,各行各業(yè)都在運用,無非是比前期誰拉來的客戶更精準、過程中誰的銷售能力更強而已。
5、資源運用
說態(tài)度有問題,汪小菲氣憤之極,如果沒有他,碧水隊可觀的銷量就砍掉一大半。我相信第五期里,如果是夏華做隊長,對銷量全力要求的時候,汪小菲那三十來萬的訂單一定也是能拿下來的,無非是有沒有人在后面逼他,他逼不逼自己罷了,從來沒有什么向自己朋友推銷道不道德這一糾結。可問題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生意,50%甚至更大比例,都是靠一個員工背后的資源搞定的,這家公司能活得好嗎?大部分靠政府關系吃飯的企業(yè)最終都混得半死不活,一家餐廳或咖啡館成天靠朋友光顧才能開下去也是失敗的。
那為什么藍天隊沒有這個問題?相信有限的鏡頭一定略去了藍天隊背后對關系篩選的過程,資源是大把的,只要調動都會有,但不能無限制無節(jié)選地去調動。藍天隊在篩選資源時,考慮的是精準問題,汪小菲考慮的是,誰有錢買單。說到這不免提一下滿大街泛濫的高端、定制、奢侈等字眼傍身的產品、會所、服務等等,一把香菜賣35元/斤,一個包包賣1萬元/個,一輛車賣上千萬一輛,很多時候買單的是同一撥人,沒有理由,只因為這個價格只有他們才會買。
等到資源精準導入的時候,你就成功了大半,消費者自己會分辨出好或不好,需要或不需要,大家都不是傻子。
6、大數(shù)據時代
雖然我研究不深,雖然我對這種大概念的詞不以為然,但無可厚非這就是我們所處的時代。工業(yè)時代已經走到了尾聲,互聯(lián)網時代,甚至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粉墨登場,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重要。如果說碧水隊做事并沒有不正確,那么只能說思路和方向走到了僵局,六期都是一個思路、一個方向,拜隊長所賜,即便是田寧和李想這樣互聯(lián)網出身的人,都完全沒有發(fā)揮,看不到一點以用戶導向、市場導向為出發(fā)的做事方法。
至于藍天隊?緊緊抓住時代的洪流,藏起個人鋒芒,借時代的力量推著走,省力而且高效!
爭論是無意義的,用網友的話來說,我們不是來看爭吵和娛樂的,我們只是想多學一些。下一期發(fā)布新任務的時候,我會怎么操盤?看了12位領導人的做法,我會判我自己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