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2》是一部校園劇,主要講述了一所學校里學生和老師們的故事。劇中的教室成為了故事發(fā)生的地方,學生們在這里上課、交流、成長。劇情中充滿了同學之間的友情、愛情,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師生關(guān)系。故事的主要線索圍繞著幾個學生展開,他們有各自的夢想和煩惱。通過他們的經(jīng)歷和成長,觀眾可以看到青春期的學生們面臨的困惑和選擇。同時,劇中也展示了老師們對學生的關(guān)心和教育方式的差異。劇中的角色形象鮮明,有著各自的個性和故事。觀眾可以看到他們在學校里的日常生活,包括上課、考試、參加活動等等。通過這些細節(jié),觀眾可以感受到學生們的壓力和快樂,以及他們在成長中的困惑和迷茫。《學校2》通過展現(xiàn)學生和老師們的生活和情感,引發(fā)觀眾對教育和人生的思考。劇中的教師們有著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觀念,觀眾可以從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以及教育對學生的影響。總的來說,《學校2》是一部以校園為背景,講述學生和老師們故事的劇集。劇中通過展現(xiàn)學生們的生活和成長,以及教育的真實面貌,引發(fā)觀眾對教育和人生的思考。
2017. 6.13
我先立個flag,金敏喜演過的所有電視劇我可能最愛的會是她第一次的演的學校2.然而這和她沒有關(guān)系。而是我發(fā)現(xiàn)我愛上了這部劇。一開始看到是42集,簡直要吐了。現(xiàn)在好喜歡啊。
這就是我喜歡的校園青春戲。雖然距今18年了。但是我真的真的好喜歡里面每一集的故事,雖然結(jié)局可能還是偏童話了。但是里面沒有戲劇性的夸張校園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是有他們的個性在。他們的煩惱,他們要承受的壓力,還有他們的友情和朦朧的喜歡也好嫉妒也好。沒有狗血的劇情,只有那種健康向上的東西。我無法否認它美化了一些東西,青春有很多殘酷存在。但是作為觀眾,或者過來人,會向往他們那樣的學生生活與友情。
現(xiàn)在看到第十集。希望,直到劇終我都保持這樣的一份感受,最后認證它是優(yōu)秀的。
----------------------------------------------------------------------------------------
2017. 6.19
學校2,看到第24集時突然老師就留學德國了。然后這部戲后面的演員結(jié)構(gòu)也發(fā)生了變化。
少了2位老師,又少了2位學生,一位金來沅的李翰,一位金敏喜的慧媛。當時并沒有那么大的不舍,但是作為這部戲前24集很重要的邊緣學生的角色,失去他們感覺并不好。而另外一位重要角色消失了6集所幸31集回歸了。而在熙飾演的主角之一的李成濟出演到27集也離開了。他不在了,真的好不爽。
而伴隨離開的人員,又加入了新的兩位老師與學生李瑤媛。而原本戲份較少的河智苑的戲份則極速上漲。此外之前一個嘴賤的男生戲份也在增加。同時兩個討厭的女生的戲份也在增加。雖然這樣的結(jié)構(gòu)其實很符合班級的組成結(jié)構(gòu)。但是太煩了。特別河智苑的角色反反復復在原地打轉(zhuǎn)。全天下都是對不起她的。真的煩死了。同樣這樣性質(zhì)的學生,金敏喜的那種就讓人覺得喜歡。她這種太煩人了。
而且到30集為止,突然陷入一種很郁悶的校園生活狀態(tài),而且同樣類似的故事在重復似的。換了一些人繼續(xù)再演。原本好喜歡的感覺也消失了。真的非常非常的失望。那份覺得可以幸福的看到42集的心情也沒有了。 新來的學生、新來的老師們的故事都不覺得有趣。或者溫暖。
但是31集消失6集的女學生回來了,那集我喜歡的韓太勛又很暖的幫助了班長。忽然又回到了喜歡的感覺。
32集來了新的復讀生李東旭。同樣是邊緣人物,這個人過的堂堂正正,也很努力。而不是把問題都丟給別人,自己繼續(xù)著無意義的荒廢。好喜歡這樣的角色。
我想最后的10集,又可以懷著喜歡的心情看下去。即使沒有最初想要看的演員。即使喜歡的角色離開了,又可以懷著喜愛的心情看下去。也許中間有厭倦才是最真實的感覺。
我覺得可以參加這部戲的他們其實都是幸運的。
---------------------------------------------------
2017. 6.22
學校2,看完了。其實感受真的蠻多的。我非常高興在看畢后,它依然值得我心中的5星。
現(xiàn)在想來,當時那失望的六集,可能還是因為幾個角色離開造成的影響,加上碰巧兩集的內(nèi)容又不太喜歡。所以當時反應很大。
真心的,即使16歲花季所展示的青春、校園的故事也沒有這一部這么挖掘的那么深了。我還是覺得這部戲是美化了很多的東西。也許我們遇不到那么負責任的又關(guān)心大家的老師,也遇不到那樣無私的班干部,也沒有遇到真的那么那么好的男同學、女同學。
但是每集每集的小故事,依然覺得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同學。至少導演編劇們更直接的面對校園里面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里有青春片需要的愛情嗎?并沒有,但是懵懂的喜歡是有的。最后沒有正式的告白也是有的。但是,不是炙熱的愛,只有點到為止的真心。
這里還有很多現(xiàn)在影視劇并不不會寫的那些。學生與老師的矛盾。到底是嚴的教育還是自由的教育?高中生吸煙問題。高中生關(guān)于性知識的普及。 高中生早戀墮胎。不良學生加入組織的迷茫與知返。一個平庸學生受到的冷遇與迷茫。因為升學壓力造成的學生自殺。校園里面追星問題。上級審查制度對學校老師學生的折騰。 朋友間的嫉妒與猜忌。太多太多了。
離開高中已經(jīng)十余年了。這個故事開播的那年,我也正好高二,如果但是一同觀看這部戲可能感受會有些不同,我是否會像現(xiàn)在這么喜歡,也不曉得。因為我的高中并不會有那些社團。只有每個月的考試。可是高中留下的回憶也依然飽含著運動會、文藝匯演、大家一起秋游在船上講的鬼故事、還有學農(nóng)學軍。我們也有需要做值日生。也有喜歡的歌手明星。我們也有午間的廣播。教室里面還裝了電視。當時MJ的好多mv經(jīng)典曲目還是高中那個階段在學校里面看的。對了,還有籃球比賽跟戲里面的感覺挺像的。班上也有像流川楓那樣的男生,他很有女生緣。高中時代的戀愛倒是比戲里面多很多。當年讀書覺得很大的壓力,現(xiàn)在回想起來其實真的還好還好。只是人在當時的階段都覺得自己是最苦的。回頭看也就是一笑了之。
還想回學校再來一次嗎?不。就像很多事情留下了美好,并不代表沒有磨難。人只能活一回,青春也只能經(jīng)歷一次。如果錯過了,那么就是錯過了。當時沒有勇敢與勇氣,現(xiàn)在再多的懊悔也是徒勞的。青春不應該害怕犯錯。但是確實還是害怕。人要是活動開朗健康一些還是最好的。
看著戲中人的青春,仿佛自己跟他們一樣重返了17歲。所以喜歡這部戲喜歡他們。
這部戲里面的男孩比女孩更突出。俞申華、李濟成、韓太勛、李翰、樸光秀。那臨時成對的5人籃球隊。除了樸光秀人格魅力弱一些。另外四個堪比F4配置。本來覺得申華是各方面最優(yōu)秀的,成績好人帥氣性格也好。最優(yōu)質(zhì)的男孩。李濟成孤兒,屬于后天努力的那種人。性格也很溫順。李翰邊緣學生只愛籃球不關(guān)心校園的事情,但高大帥氣,為人也比較在正義。韓太勛,擱在現(xiàn)在就是霸道總裁的路數(shù)了。聰明多金傲慢。但是這樣的人設(shè)我卻越來越喜歡。因為他的性格是直線的。他從來也不會以自己是有錢有地位家的孩子感到占了別人便宜的假惺惺但又不會高人一等的看不起別人當自己真的皇太子。他懂得自己有一些特權(quán)但不會濫用。他喜歡用錢擺平去直接做到一些事,雖然惹人反感,但不會因為喜歡的人亦或者人設(shè)需要就改變了頓悟了。特別喜歡孤兒院那集,他說用我的錢買來的自行車但是請以你的愛心去表達給他們。他并不擅長跟大家溝通,但是他依然善良正直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不知不覺他成了里面我最喜歡的角色。特別他對待班長的那朦朧的初戀,真的挺美好的。
這部戲里面反應的很多問題,事到如今依然存在可能還更嚴重。也許每一代人的代溝是實際存在的。因為每個時段的經(jīng)濟科技狀態(tài)都不一樣。喜歡的明星愛聽的流行曲也不一樣。但是同樣的升學煩惱、與同學的交往、與老師 的摩擦、那些困擾那些經(jīng)歷那些快樂應該還是相似甚至相同的。希望每個人的高中都有只得紀念的回憶。
最后再次感謝本片的全體演員、演職人員奉獻這樣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