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的條件》是一部愛情電視劇,講述了廣瀨未知和光之間的故事。未知對教師這個職業(yè)失去了熱情,而光則被母親鏡子嚴格要求繼承家族醫(yī)院的事業(yè)。兩人在彼此生活陷入困境的時候相遇,并逐漸產(chǎn)生了情感。然而,他們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困難,包括他們的職業(yè)身份和家庭背景。在經(jīng)歷了多次的分分合合后,他們能否得到周圍人的認可?最終,他們是否能夠走向幸福?該劇通過展現(xiàn)兩個人之間的愛情和成長,探討了愛情和職業(yè)之間的沖突與抉擇。
高一暑假的時候,我在音像店被封面的帥哥萌到,于是把這套vcd租回家看。
當(dāng)時兩塊錢一天,一次兩張碟,一碟一集。那時候就是單純的花癡,看到開頭那眉目精致的16歲少年在櫻花下羞澀地一笑,我頓時覺得光芒四射。當(dāng)時就想,這人真是光之君啊,也從此很糾結(jié)為什么瀧澤沒有演過光源氏。當(dāng)然松島也很漂亮,當(dāng)年她還年輕,多少還帶著點少女的任性,臉也有點嘟嘟的,非常可愛。
看完了第一集,我媽湊過來,問我好看不,我說還行,于是她也坐了下來。瀧澤一出場,她就說“這孩子長得真漂亮啊”,于是也跟著我義無反顧地看了下去。劇情要說是很火爆的,師生戀,第三集老師跑到圖書館去找心靈受傷哭到睡著的美少年。他睜開哭得腫腫的眼睛,無法置信地看著走進來的老師,說“我不是在做夢吧”。于是老師忍不住沖上去抱住了他,我和我媽也徹底被萌殺了,只是呆呆地看,全然無視接下來圖書館白窗簾的彪悍鏡頭。
看到第四集,我爸終于也加入陣營了。不過明顯不對他胃口,加之其對日本相當(dāng)反感,于是借機抨擊日本的教育制度,大體是“這當(dāng)老師的怎么能這么不要臉,和自己的學(xué)生在一起”。終于我媽沉不住氣了,制止他發(fā)言。我爸蔫蔫地回了書房,過了一回還是忍不住出來看了。看到最后,租碟的錢已經(jīng)是我爸媽在出了。
后來上了大學(xué),也重溫過這部戲好幾次,大抵還是無法忘記櫻花下那如夢幻般美麗的樹精般的美少年。縱然他長大后還是那么絕代,但總覺得比年少之時少了點什么。
前一陣子網(wǎng)上放出了dvd轉(zhuǎn)錄版,于是又興致勃勃下載下來重溫,這一遍才算真正看出了這部戲的好。女老師未知是個剛參加工作的新人,有個不咸不淡交往的男朋友,剛被求婚。原本就是這么一路走下去,辭職,結(jié)婚,家庭主婦。這時候出現(xiàn)的叛逆少年,與其說是戀愛,不如說是灰暗的人生中僅有的一次光明。這也許就是男孩為什么要叫作光,而女老師要叫作未知了。
第一集結(jié)尾她要去見未來的公婆,在出租車上接到瀧澤的電話。瀧澤剛擺脫了過去不良朋友的糾纏,被打得遍體鱗傷在一個倉庫里,輕聲地說著“我在自由的國度”。強光從破露的屋頂打下來,照在他的臉上。松島拿著電話怔在原地,看了一眼遠處的未婚夫家人,毅然地回頭逃離了。這個情節(jié)把我看哭了。
每位女性從小多半都是作著美夢長大的,總夢想將來有一段美好的戀情等著自己。隨著長大,才會逐漸意識到包括自己的大部分人注定是要過著平淡的人生的,有一段波瀾不驚的婚姻等著自己。不能說不幸福,但內(nèi)心深處總有什么地方蠢蠢欲動,想拋棄這一切,逃到什么地方去。所以才叫魔女的條件,每個女性這樣說來,心中都有除不去的魔性,或許這就是為什么佛經(jīng)說女人業(yè)障深厚吧。
于是那個美得仿佛精靈的美少年出現(xiàn)了,帶著她一起,私奔去很遠很遠,可以看得到藍色的月亮的地方。當(dāng)年我年紀小,不懂,以為我媽看得那么投入是因為也被瀧澤惑到了;現(xiàn)在想來,恐怕瀧澤也只是讓她想起了很早以前的那個夢。就像劇里說的,“自由就是自身存在的理由”,她是個好母親,好妻子,但唯獨自己非常薄弱,為了這個家放棄了太多太多。她也是從一開始,有著自己的想法的。后來我和她一起看《孔雀》,她也看得很是感慨。
現(xiàn)在的我也快要到了未知的年紀,和當(dāng)年的松島一樣,也穿起了maxmara設(shè)計的很適合粉筆灰的襯衣。但畢竟現(xiàn)實是有力的,美少年有的,私奔也不是不可能,但回來了就要坐牢。比如在意大利,據(jù)打聽要坐25年。和美少年只能如同”亞當(dāng)?shù)恼Q生“里的上帝和亞當(dāng),僅以指尖相觸,傳遞靈魂。可要真是遇見了圖書館的淚眼朦朧,估計還是要奮不顧身的。
實際上,現(xiàn)實八成是以后我成了大媽,和我女兒一起看碟yy一下,但愿那時候的審美觀不要太十三不靠,至少有瀧澤一半的姿色,我就可以入土為安了。
以上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