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根據(jù)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音樂劇電影。故事發(fā)生在15世紀(jì)的巴黎,講述了一個被稱為卡西莫多的丑陋男子愛上了一位名叫艾斯米拉達(dá)的吉普賽女郎。為了得到艾斯米拉達(dá)的愛,卡西莫多綁架了她,但最終被上尉菲比斯救走。然而,菲比斯卻遭到神秘人襲擊而死,艾斯米拉達(dá)被冤枉為兇手。卡西莫多救走了艾斯米拉達(dá),將她帶到了巴黎圣母院的鐘樓內(nèi)。在那里,艾斯米拉達(dá)逐漸看到了卡西莫多內(nèi)心的善良和溫柔,對他產(chǎn)生了感情。然而,他們的愛情遭到了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洛德的阻撓和迫害。最終,卡西莫多為了保護艾斯米拉達(dá),犧牲了自己,而艾斯米拉達(dá)則選擇了與克洛德一起離開巴黎圣母院。這部電影展現(xiàn)了愛情、善良和信仰的力量,同時也揭示了社會對于外貌的偏見和殘酷。電影中的音樂也非常精彩,讓人陶醉其中。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充滿激情和戲劇性的電影,深深觸動了觀眾的心靈。
“C'est une histoire qui a pour lieu Paris la belle en l'an de Dieu
(這個故事發(fā)生于美麗的巴黎)
Mil quatre cent quatre vingt deux
(時值公元一四八二年)
這個講述美與丑、愛與欲望的故事在吟游詩人葛林果的敘述中展開,直到“人們想把他和他所擁抱的那具骨骼分開時,他化作了塵埃”戛然而止。
在大教堂撐起信仰的時代里,丑陋的善良,扭曲的狂熱、荒誕的妄想,所有的碰撞在恢弘的殿堂前發(fā)生,“人類企圖攀及星星的高度,鏤刻下自己的事跡”。而結(jié)局像俄狄浦斯的神諭,像西西弗斯的巨石,像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一座尖頂鐘樓里發(fā)現(xiàn)的仿佛出自中世紀(jì)某個人手跡的幾個希臘字母——ANARKH(命運)。
----------------------------------我是一只昏鴿線---------------------------------------
《巴黎圣母院》(以下NDDP)可以算是我的入門劇之一,從09年初識到現(xiàn)在,刷過無數(shù)遍。它不同于韋伯式的華麗繁復(fù),布景抽象舞蹈夸張,突兀的話筒標(biāo)識著自己是屬于極具現(xiàn)代感的音樂劇。
不像悲慘世界和劇院魅影等劇,后續(xù)周年版都獲得過相當(dāng)?shù)目隙ǎㄈ?995十周年時17個國家的冉阿讓齊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2010二十五周年四位冉阿讓齊唱Bring him home劇組簇?fù)眄f伯登場; 2011年薩拉布萊曼與五位魅影同時登臺重現(xiàn)經(jīng)典。),NDDP1998年版高度再難企及,法語原班人馬在巴黎的貝西體育館舉行的告別演唱會宣告這個經(jīng)典版本的NDDP終結(jié)。
下面說說幾位主演

Bruno Pelletier飾演邪魅狂狷的詩人葛林果,詩人是我在整部劇和小說中最喜歡的角色。布叔出場時的《大教堂時代》屬于開口跪系列。銷魂的眼影和鼻影讓人實在難忘,長卷發(fā)和大亮嗓圈粉力max。他就那么踱著步子,眉眼間是對世事冷靜的旁觀,霸氣側(cè)漏又娓娓道來。港真,如果開篇沒有《大教堂時代》這首序曲,我可能錯失這部劇。布叔的聲音辨識度極高,后來聽電臺總能秒辯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c1OTkwODg=.html?beta&

飾演艾絲美拉達(dá)的Helene Segara屬于真尤物系列。這個溫婉的法國的女人,因為血統(tǒng)原因,帶有與生俱來的吉普賽女郎氣質(zhì)。有陰翳的眸子和自然的栗色卷發(fā)散發(fā)著艾絲美拉達(dá)式的誘惑。雖然她并非最初設(shè)定的演員,領(lǐng)域歸屬于流行音樂,唱功可能相對于其他專業(yè)的音樂劇演員較弱,但因為“初戀效應(yīng)”,哪怕與后來飾演同樣角色的唱功扎實的Candice,我始終無法接受除了Helene之外的人設(shè)。
http://music.163.com/#/song?id=5055027

Daniel Lavoie飾主教弗若洛,加拿大人講流利的法語,并因其在法語歌曲上的成就而出名。弗若洛是一個像《荊棘鳥》中的神父拉爾夫一樣靈魂撕扯的角色。 “你若下地獄/我也愿意跟上 /因為那里就是我的天堂 ”這是《身為神父戀紅塵》組歌中的幾句詞。“我的罪,我狂熱的欲念執(zhí)迷。折磨我嘲笑我,撕裂我糾纏我.”、“我的生命正擺蕩向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你會毀了我,你會毀了我.....”雖然弗若洛參與了艾絲美拉達(dá)的毀滅,但這個角色卻沒法讓人心生厭惡。或許他的掙扎代表了一種最普遍的矛盾人性。論聲音,Daniel沒有布叔清亮,沒有飾演菲比斯的Patrick,但他就是有迷の氣質(zhì)讓人折服。
http://music.163.com/#/artist?id=31892

Garou 飾加西莫多,天生的“煙斗嗓”,對艾絲美拉達(dá)默默的溫存以及最后“撕裂”式地表達(dá)著對艾絲美拉達(dá)難以傾訴的愛。無論是唱腔還是表演,都完美契合加西莫多。單聽意大利語版、韓語版的加西莫多估計接受程度會相對高些,但一對比,差距就明顯地出來了。這個角色演繹的難度之大,演員一不小心就會遭遇滑鐵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1Mjk1OTU2.html?beta&
其他飾演菲比斯、百合、克勞品的演員有時間再說說吧~
----------------------------------我是誠實的昏鴿線---------------------------------------
選段《Belle》尤為經(jīng)典。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M0MjE0NDk2.html?beta&from=s1.8-1-1.2&spm=0.0.0.0.ag2cya
加西莫多、弗若洛、菲比斯三種聲音述說三種心境。他們每個人的最后一句歌詞分別是——
加西莫多:魔王啊,我只求一回,讓我的手穿過她的長發(fā);
弗若洛:圣母啊,我只求這一次,讓我親手推開她花園的門扉;
菲比斯:百合啊,我不是個忠實的男人,我要親手采擷艾絲米拉達(dá)的愛之花……
主視角從跪倒在地的加西莫多轉(zhuǎn)移到佇立著的主教再延伸到自由行走的腓比斯。三位男聲分別支撐起一個主題側(cè)面,最后的合唱與前三個部分形成完美均衡的結(jié)構(gòu),具有了類似古典主義美術(shù)作品那種工整的美感。

Belle最后的定格畫面
加西莫多低到塵埃渴求地望著艾絲美拉達(dá),主教眼神空洞怔怔地站著注視著艾絲美拉達(dá),菲比斯昂首高傲地注視著遠(yuǎn)方。Belle最后的定格畫面意味深長。
另外,不同的語言對音樂表現(xiàn)力影響實在太大了。對比卡司沒變的英文版,還是覺得法語版來得更震撼。舉個栗子:
http://music.163.com/#/song?id=28457092(法語)
http://music.163.com/#/song?id=1921214(英語)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MDI5NTc2.html?beta&(韓語,友情提示男女老少:艾絲美拉達(dá)不停摸胸看得犯尷尬癌)
個中差別可自行體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MxOTY4OTI=.html?beta&(Garou某次演唱會請回了兩位主角,卸下妝后,加西莫多帥氣挺拔,主教大人眉目溫和,菲比斯眼神真誠)
除了Belle,還有特別耐聽的其他唱段:
Florence(佛羅倫薩)
Beau Comme Le Soleil(君似驕陽)
Lune (月亮)
等等等等等等......
每首都有別樣的美!!!(大寫黑體加粗下劃線)
----------------------------------我是機智的昏鴿線---------------------------------------
音樂劇本身是娛樂劇種,本應(yīng)像流行歌曲演唱會那樣有多樣的選擇性。
紐約和倫敦的盆友們“不是在劇院,就是在去劇院額路上”,國內(nèi)的劇迷只好幾年等一回,他們時常考慮的問題是“明年去哪個城市看哪部劇”。目前國產(chǎn)作品質(zhì)量大多一言難盡,大部分努力還致力于類似于去年的《小王子》和今年的《我,堂吉訶德》這樣,將國外劇目本土化。希望這種“本土化”可以帶來自身質(zhì)量的提高,讓國內(nèi)劇迷可以早日相互問道:哎,最近想去看哪部劇?